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利用MRI、~1H-MRS及神经心理测验研究肝硬化患者基底节区信号变化及代谢产物改变与临床、认知损害及锥体外系损伤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筛选2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MRI与基底节区~1H-MRS扫描,男22例,女5例,年龄29~62岁,平均43岁,其中包括Child-Pugh A级患者8例,Child-Pugh B-C级患者19例,16例患者有亚临床肝性脑病,14例有帕金森综合征。18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对比,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4~51岁,平均38岁。MRI用信号强度比值表示,MRS为基底节区单体素扫描并用代谢产物比值来表示。所有患者与对照组均作了同样的神经心理测验。 结果 所有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的NAA/Cr无显著性差异(P>0.05)。Child-Pugh A级患者、无亚临床肝性脑病及无帕金森综合征的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苍白球的高信号强度值、mI/Cr与Cho/Cr无显著性差异(P>0.05)。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C级患者间、有与无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患者间、有与无帕金森综合征的肝硬化患者间苍白球的高信号强度值、mI/Cr与Cho/Cr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患者的苍白球高信号强度值与mI/Cr(r=-0.764,P<0.05)及Cho/Cr(r=-0.553,P<0.05)呈负相关。 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分级、是否有亚临床肝性脑病及帕金森综合征与苍白球的高信号、基底节区mI/Cr、Cho/Cr有明显相关性。MRI与~1H-MRS对于判断肝硬化患者的脑萎缩情况、有无亚临床肝性脑病及锥体外系受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