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编制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
方法:
1.调研
1.1文献回顾
在检索大学电子数据库、精读国内外指南及阅读专著基础上,查找其中与儿童哮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提炼,初步确定儿童哮喘相关的具体信息,将具体信息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问题进行匹配。
1.2临床调研
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以及居家管理情况等资料,整理形成《哮喘患儿档案》并提炼其中与儿童哮喘相关的具体信息,将具体信息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问题进行匹配。
1.3信息整合
将每个问题的文献回顾和临床调研的具体信息综合,与该问题的现存的症状/体征进行匹配。
2.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编制
2.1第一稿评估表编制
将信息整合的结果加上问题成效评分量表,设计《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初稿,与指导专家讨论,前后共修改4次,编制出第一稿评估表。
2.2内容效度评价
采用第一稿评估表进行专家评定,根据第一轮专家评定的结果进行第二轮专家评定,经过两轮专家评定后,产生第二稿评估表。
3.评估表临床适用性评价
3.1小样本临床试用
由3位评估者独立使用第二稿评估表完成22对哮喘患儿和家长的评估。
3.2评估者访谈
完成22对哮喘患儿和家长评估后,对3位评估者进行独立的面对面访谈。
结果:
1.调研
1.1文献回顾
通过文献回顾,提取了198项与儿童哮喘相关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在环境领域、心理社会领域、生理领域及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均有分布。环境领域的4个问题,包括收入、卫生、住宅和邻里/工作场所安全均与儿童哮喘相关,共44项具体信息。心理社会领域的12个问题中有联络社区资源、社交、人际关系、精神健康等8个问题与儿童哮喘相关,共49项具体信息。生理领域的18个问题中有疼痛、皮肤、呼吸等7个问题与儿童哮喘相关,共49项具体信息。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的8个问题中有营养、睡眠和休息型态、药物治疗方案等6个问题与儿童哮喘控制相关,共56项具体信息。
1.2临床调研
成功建立56份《哮喘患儿档案》,从中提取了189项与儿童哮喘相关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在环境领域、心理社会领域、生理领域及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均有分布。环境领域的4个问题,即收入、卫生、住宅和邻里/工作场所安全均与儿童哮喘相关,共44项具体信息。心理社会领域的12个问题中有联络社区资源、社交、人际关系、灵性等8个问题与儿童哮喘相关,共39项具体信息。生理领域的18个问题中有疼痛、皮肤、呼吸和传染/感染情况4个问题与儿童哮喘相关,共45项具体信息。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的8个问题中有营养、物质滥用、药物治疗方案等6个问题与儿童哮喘相关,共61项具体信息。
1.3信息整合
通过整合文献回顾和临床调研的结果,得到26个与儿童哮喘相关的问题,98个现存的症状/体征以及215项具体信息。
2.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编制
2.1第一稿评估表编制
《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初稿,包括32个问题,107个现存的症状/体征,及270项具体信息。经过4次与专家组成员共同讨论和修改,剔除说话和言语、口腔卫生、认知、意识4个问题和19个现存的症状/体征及85项具体信息后得到第一稿评估表,包括28个主要关注的问题,88个主要关注的现存的症状/体征,及185项具体信息。在评估表中28个被初步筛选出的问题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余问题作为备选内容被保留。
3.2内容效度评价
第一轮专家评定采用在第一稿评估表基础上设计的《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专家评定问卷(第一轮)》,对42个问题均进行与儿童哮喘相关性评定,得到42个问题的Kappa值在0.00~1.00之间,被初步筛选出的28个问题中,有6个问题的Kappa值小于0.76,分别是社交、角色改变、虐待、循环、泌尿功能和个人照顾,而未被筛选出的问题的kappa值全部小于0.76。根据第一轮专家评定结果再次进行文献回顾,并与指导专家进行讨论后,剔除社交、角色改变、循环等5个问题,保留一个kappa值小于0.76的问题,即虐待,并增加一个问题,即神经-肌肉-骨骼功能。对筛选出的现存的症状/体征进行与儿童哮喘相关性评定后,剔除极少外界刺激/休闲活动、承担新的角色、失去先前的角色等18个现存的症状/体征,重新评定3个现存的症状/体征,即人际沟通技巧不足、情绪波动、暴力环境,增加6个现存的症状/体征。对具体信息进行与其匹配的现存的症状/体征的相关性评定后,删除35项具体信息,考虑重新评定7项具体信息,对26项具体信息进行修改。经过上述努力,形成《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专家评定问卷(第二轮)》。进行第二轮专家评定,得到神经-肌肉-骨骼功能和虐待kappa值分别为0.27和0.40,最终剩余22个需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环境领域4个问题、心理社会领域7个问题、生理领域5个问题以及健康相关行为领域6个问题;现存的症状/体征的kappa在0.40~1.00之间,剔除kappa小于0.76的现存的症状/体征,最终剩余71个主要关注的现存的症状/体征;具体信息的kappa在0.20~1.00之间,删除kappa值小于0.76的具体信息,最终剩余157项具体信息。剔除小于0.76的问题前,评估表平均总CVI(S-CVI/Ave)为0.64,剔除kappa值小于0.76的问题后,评估表平均总CVI(S-CVI/Ave)为0.91,整理出第二稿评估表。
3.评估表进行临床适用性评价
3.1小样本临床试用
采用第二稿评估表进行小样本临床适用性评价,一对患儿和父母评估时间为11.1~44.2分钟,平均27.8±8.2分钟。评估过程家长和患儿积极配合。患儿平均有9.7±3.6个问题,共涉及22个主要关注问题中的19个问题,分布在环境领域中的收入、卫生、住宅和邻里/工作场所安全4个问题,心理社会领域中的精神健康、照顾/育儿、疏忽等6个问题,生理领域中的皮肤、呼吸、传染/感染情况等3个问题,健康相关行为领域中的物质滥用、健康照顾督导、药物治疗方案等6个问题。
3.2评估者访谈
本评估表内容详细,问题成效评分量表(K-B-S评分)在开始使用时有一定困难,在评估3~4对患儿和家长后才能比较熟悉该量表的使用。
结论:
1.《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包含的主要关注的问题覆盖范围广,能较全面评估哮喘患儿存在问题。
2.《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内容效度佳、临床适用性较好,可用于哮喘患儿问题评估。
应用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编制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
方法:
1.调研
1.1文献回顾
在检索大学电子数据库、精读国内外指南及阅读专著基础上,查找其中与儿童哮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提炼,初步确定儿童哮喘相关的具体信息,将具体信息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问题进行匹配。
1.2临床调研
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以及居家管理情况等资料,整理形成《哮喘患儿档案》并提炼其中与儿童哮喘相关的具体信息,将具体信息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问题进行匹配。
1.3信息整合
将每个问题的文献回顾和临床调研的具体信息综合,与该问题的现存的症状/体征进行匹配。
2.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编制
2.1第一稿评估表编制
将信息整合的结果加上问题成效评分量表,设计《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初稿,与指导专家讨论,前后共修改4次,编制出第一稿评估表。
2.2内容效度评价
采用第一稿评估表进行专家评定,根据第一轮专家评定的结果进行第二轮专家评定,经过两轮专家评定后,产生第二稿评估表。
3.评估表临床适用性评价
3.1小样本临床试用
由3位评估者独立使用第二稿评估表完成22对哮喘患儿和家长的评估。
3.2评估者访谈
完成22对哮喘患儿和家长评估后,对3位评估者进行独立的面对面访谈。
结果:
1.调研
1.1文献回顾
通过文献回顾,提取了198项与儿童哮喘相关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在环境领域、心理社会领域、生理领域及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均有分布。环境领域的4个问题,包括收入、卫生、住宅和邻里/工作场所安全均与儿童哮喘相关,共44项具体信息。心理社会领域的12个问题中有联络社区资源、社交、人际关系、精神健康等8个问题与儿童哮喘相关,共49项具体信息。生理领域的18个问题中有疼痛、皮肤、呼吸等7个问题与儿童哮喘相关,共49项具体信息。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的8个问题中有营养、睡眠和休息型态、药物治疗方案等6个问题与儿童哮喘控制相关,共56项具体信息。
1.2临床调研
成功建立56份《哮喘患儿档案》,从中提取了189项与儿童哮喘相关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在环境领域、心理社会领域、生理领域及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均有分布。环境领域的4个问题,即收入、卫生、住宅和邻里/工作场所安全均与儿童哮喘相关,共44项具体信息。心理社会领域的12个问题中有联络社区资源、社交、人际关系、灵性等8个问题与儿童哮喘相关,共39项具体信息。生理领域的18个问题中有疼痛、皮肤、呼吸和传染/感染情况4个问题与儿童哮喘相关,共45项具体信息。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的8个问题中有营养、物质滥用、药物治疗方案等6个问题与儿童哮喘相关,共61项具体信息。
1.3信息整合
通过整合文献回顾和临床调研的结果,得到26个与儿童哮喘相关的问题,98个现存的症状/体征以及215项具体信息。
2.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编制
2.1第一稿评估表编制
《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初稿,包括32个问题,107个现存的症状/体征,及270项具体信息。经过4次与专家组成员共同讨论和修改,剔除说话和言语、口腔卫生、认知、意识4个问题和19个现存的症状/体征及85项具体信息后得到第一稿评估表,包括28个主要关注的问题,88个主要关注的现存的症状/体征,及185项具体信息。在评估表中28个被初步筛选出的问题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余问题作为备选内容被保留。
3.2内容效度评价
第一轮专家评定采用在第一稿评估表基础上设计的《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专家评定问卷(第一轮)》,对42个问题均进行与儿童哮喘相关性评定,得到42个问题的Kappa值在0.00~1.00之间,被初步筛选出的28个问题中,有6个问题的Kappa值小于0.76,分别是社交、角色改变、虐待、循环、泌尿功能和个人照顾,而未被筛选出的问题的kappa值全部小于0.76。根据第一轮专家评定结果再次进行文献回顾,并与指导专家进行讨论后,剔除社交、角色改变、循环等5个问题,保留一个kappa值小于0.76的问题,即虐待,并增加一个问题,即神经-肌肉-骨骼功能。对筛选出的现存的症状/体征进行与儿童哮喘相关性评定后,剔除极少外界刺激/休闲活动、承担新的角色、失去先前的角色等18个现存的症状/体征,重新评定3个现存的症状/体征,即人际沟通技巧不足、情绪波动、暴力环境,增加6个现存的症状/体征。对具体信息进行与其匹配的现存的症状/体征的相关性评定后,删除35项具体信息,考虑重新评定7项具体信息,对26项具体信息进行修改。经过上述努力,形成《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专家评定问卷(第二轮)》。进行第二轮专家评定,得到神经-肌肉-骨骼功能和虐待kappa值分别为0.27和0.40,最终剩余22个需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环境领域4个问题、心理社会领域7个问题、生理领域5个问题以及健康相关行为领域6个问题;现存的症状/体征的kappa在0.40~1.00之间,剔除kappa小于0.76的现存的症状/体征,最终剩余71个主要关注的现存的症状/体征;具体信息的kappa在0.20~1.00之间,删除kappa值小于0.76的具体信息,最终剩余157项具体信息。剔除小于0.76的问题前,评估表平均总CVI(S-CVI/Ave)为0.64,剔除kappa值小于0.76的问题后,评估表平均总CVI(S-CVI/Ave)为0.91,整理出第二稿评估表。
3.评估表进行临床适用性评价
3.1小样本临床试用
采用第二稿评估表进行小样本临床适用性评价,一对患儿和父母评估时间为11.1~44.2分钟,平均27.8±8.2分钟。评估过程家长和患儿积极配合。患儿平均有9.7±3.6个问题,共涉及22个主要关注问题中的19个问题,分布在环境领域中的收入、卫生、住宅和邻里/工作场所安全4个问题,心理社会领域中的精神健康、照顾/育儿、疏忽等6个问题,生理领域中的皮肤、呼吸、传染/感染情况等3个问题,健康相关行为领域中的物质滥用、健康照顾督导、药物治疗方案等6个问题。
3.2评估者访谈
本评估表内容详细,问题成效评分量表(K-B-S评分)在开始使用时有一定困难,在评估3~4对患儿和家长后才能比较熟悉该量表的使用。
结论:
1.《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包含的主要关注的问题覆盖范围广,能较全面评估哮喘患儿存在问题。
2.《基于奥马哈系统问题分类表的哮喘患儿问题评估表》内容效度佳、临床适用性较好,可用于哮喘患儿问题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