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诚”观念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kafei4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诚",不但是一个重要的伦理概念,而且它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哲学概念.从"诚"观念的起源到最终形成系统,"诚"的内涵一直处于不断演进之中.该文主要致力于对先秦儒家"诚"观念的产生及发展演变的进程作一系统梳理."诚"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有思想,开始对某些神秘力量产生畏惧和崇拜心理的图腾时代.起初较多含有敬畏的心理内容,后来才逐渐有了诚信的意思."诚"字的出现则要晚许多,最早见于《尚书·太甲》.早期儒家经典之一《易经》中含有丰富的诚信思想,这集中体现在一个"孚"字上,而且还专设"中孚"卦来阐释诚信之德的重要意义.孔子并没有明确提出"诚"这一概念,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包含了大量的伦理规范,而其中,"敬"和"信"最接近于"诚"的含义.孟子首次将"诚"提升为一个哲学范畴,并提出"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力图在"诚"的基础上实现天人合一.孟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以其"性善"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所以他更注重如何"思诚",提出了"养心"、"寡欲"、"反身而诚"等修养方法,所以说孟子的"诚"观念有着浓厚的心性论色彩.荀子开始把"诚"的观念与儒家的理想人格联系起来,提出了"全而粹"的君子人格,并把"诚"作为达到君子境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所谓"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并提出"慎独"、积、学等一系列具体的修养方法.出现于战国时代晚期的《中庸》一书,是儒家"诚"哲学的集大成者,它不仅继承了《易经》和孔子关于"美德化人"之说,也肯定了孟子对于"诚者,天之道"的认识,还引进了荀子关于修身养性的"慎独"等修养方法.在吸收以往"诚"观念之精华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展和创新,才形成了系统的"诚"论.至此,儒家的义理观念也初步形成.
其他文献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州作为伊斯兰教最早在中国落脚生根的地方,不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由于宗教自身的凝聚力,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回民社会圈子.虽然
专家政治伴随着南京政府的始终,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个问题,总结其经验教训,有着深远的意义.以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对从政专家的个案研究,把从政的专家学者作为一个
上海在近代开埠以降,由于各种要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上海人口构成的多元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社会、观念的混合与交融.特别是很多西方的公众场所和管理方式在租界的产生和运
该文以《图册》为基础,以GIS为手段,利用软件Mapinfo对阳曲县都、甲的土地数据建立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查询和制图,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探讨清末该地区土地的空间分布格局.
易学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显学,在东晋南朝时期,王弼的玄学易学在整个思想界据有统治地位.象数易学处于衰落期.但是在官方哲学这个层面,象数易学仍然有其重要影响力.该文
铁,是自然界蕴藏量最为丰富的金属之一.冶铁术的发明和铁器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进步,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铁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和使用铁器
近代中国的农业改良是在近代动荡的社会形势下起步,伴随着整个民族从衰败落后、被动挨打到奋起改革、意图自强的命运而逐步展开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搜集
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下最严峻的。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局势,根据大学生的态度来合理地谈一下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趋势 预测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难已经作为研究课题出现在科学理论界,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的创新。然而,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呢,而发
前言部分首先交待了美孚石油公司自身的发展历程,即美孚从一个合股公司,先后经过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最终发展成为石油垄断组织.接下来叙述了美孚进入旧中国的简要过程,以及
本文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宋教仁民主思想"探讨宋氏短暂的一生中对于民主理论的思考.从宋氏的论述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两种基本的解释维度:一是以"主权在民"抑或"人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