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孚石油公司在旧中国的活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部分首先交待了美孚石油公司自身的发展历程,即美孚从一个合股公司,先后经过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最终发展成为石油垄断组织.接下来叙述了美孚进入旧中国的简要过程,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该文的研究目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美孚在旧中国营销策略的转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870-1883年间,由在华外国洋行如英国太古洋行、英商老晋隆洋行等代销美孚煤油,这一阶段美孚在中国发展较为缓慢;1883-1893年间,美孚依靠中国商人叶澄衷独家代理经销美孚油,使得美孚在中国市场上拓展了销售范围,同时销售量大大提高;1894-1903年间,由中国买办经销阶段,这一时期美孚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雇佣了领薪职员,但仍然利用中国买办经销美孚油,美孚对中国出口煤油的总量增加,但它占美孚油对外出口总量的比例却有所下降;1904年以后,美孚逐步确立起西方式的管理层级结构,以及建立经销商制度,直接控制经销网点,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市场.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论述,说明了美孚作为一家外国公司是怎样根据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并最终成功地将美孚的管理层级结构延伸到中国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美孚在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背景下,从一踏上中国领土起就利用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获得的一系列特权,包括在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购地建房的特权,内河航运权、海关特权等;另外美孚还使用中国买办或利用在华的英国人以及西方传教士,在中国非法获得了一些权益,为美孚在中国拓展市场创造了便利条件.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美孚与亚细亚、德士古石油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争夺,以及"三油公司"联合起来扼杀中国民营石油企业.最后结语部分指出,美孚在旧中国的营销方式并未固守某一种模式,而是既使用了西方式的层级管理体系,又利用了中国传统的关系网.美孚在旧中国拓展市场的活动带有某些旧时代特权贸易的特征.
其他文献
16世纪的欧洲,是民族意识兴起,民族国家建立的时期.于16世纪上半叶在德意志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诉求.在以马丁·路德为首的德意志宗教改革中,在信奉新教的
中比《通商条约》及《通商章程:海关税则》是清政府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中比修约,也是继巴黎和会后,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26年11月6日,北京政府在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州作为伊斯兰教最早在中国落脚生根的地方,不仅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由于宗教自身的凝聚力,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回民社会圈子.虽然
专家政治伴随着南京政府的始终,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个问题,总结其经验教训,有着深远的意义.以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对从政专家的个案研究,把从政的专家学者作为一个
上海在近代开埠以降,由于各种要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上海人口构成的多元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社会、观念的混合与交融.特别是很多西方的公众场所和管理方式在租界的产生和运
该文以《图册》为基础,以GIS为手段,利用软件Mapinfo对阳曲县都、甲的土地数据建立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查询和制图,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探讨清末该地区土地的空间分布格局.
易学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显学,在东晋南朝时期,王弼的玄学易学在整个思想界据有统治地位.象数易学处于衰落期.但是在官方哲学这个层面,象数易学仍然有其重要影响力.该文
铁,是自然界蕴藏量最为丰富的金属之一.冶铁术的发明和铁器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进步,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铁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和使用铁器
近代中国的农业改良是在近代动荡的社会形势下起步,伴随着整个民族从衰败落后、被动挨打到奋起改革、意图自强的命运而逐步展开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搜集
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下最严峻的。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局势,根据大学生的态度来合理地谈一下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趋势 预测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难已经作为研究课题出现在科学理论界,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的创新。然而,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呢,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