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全日制用工中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okliuqiok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立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主要是在标准的全日制用工形式下进行相关制度的安排设计,非标准的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出现对目前劳动者的部分权益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此情况下,劳动立法虽然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应,但是在促进就业灵活性立法理念的指导下,相关法律制度的设计表现出国家强制力对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过度放松管制,导致非全日制用工中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这与劳动法制倾斜保护劳动者的理念及法理相悖。我国劳动立法对非全日制用工和全日制用工中的劳动者在劳动权利及具体的劳动条件上作出了不平等的对待,非全日制用工中劳动者队伍的不断壮大使得劳资矛盾加剧,不利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因此有必要对现行劳动立法的相关规定作出改善。
  全文除绪论及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影响。首先是非全日制用工对劳动者的影响,此种用工形式因为本身灵活性的特点多适用于企业对于工作时间的弹性化要求比较高的边缘性岗位,而这些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不高且劳动者的可替代性比较强,因此对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权、劳动报酬权及社会保障权益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其次是非全日制用工对劳动法制提出了挑战,劳动法制的一大特色是兼容劳资双方的协约自治与国家强制力的管制,劳动法制较为倾斜地保护劳动者使得国家强制力管制的色彩更为浓厚。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出现更多的是为了促进就业及降低失业率,国家强制力自然要放松管制才能达到促进就业的效果,而放松管制又不可避免地降低对劳动者就业安全及就业质量的保障,如何在管制与放松管制之间达到平衡是非全日制用工对劳动法制提出的最大挑战。
  第二部分,非全日制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核心——平等保护理念。非全日制用工应受到与全日制用工的平等保护,平等保护理念有其理论基础支撑,分别是:从属性理论决定了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劳动权利方面应受到与全日制劳动者的平等保护;劳动权利应转化为具体的劳动条件,而平等就业理论决定了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劳动条件方面应得到平等待遇;非全日制用工因为能促进就业受到政府的关注,利益平衡理论则决定了政府在促进就业效率时要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受到平等保护。
  第三部分,我国立法对非全日制劳动者的不平等保护。首先是《劳动合同法》在合同形式、合同解除方面作出了与全日制用工的不同规定,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采取口头形式的劳动合同,并且对用人单位的解雇权不做限制,这种规定体现了不平等;其次是劳动基准条件的不平等保护,分别是工时的规定不能有效的应对现实需求、在最低工资保护上实行与全日制劳动者的不同保护、在社会保障方面没有像全日制用工的规定明确。
  第四部分,我国立法对非全日制劳动者保护的完善建议。首先是要转变目前的立法理念,将侧重用工灵活性转变为对用工灵活性及就业安全性的兼顾,要落实平等保护可引入均等待遇原则。其次是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在改善单一僵化的工时标准的基础上借鉴域外相关国家的认定方法,即与“可比较的全日制劳动者”相比较。在劳动合同方面,可以明确规定书面劳动合同的适用条件并限制用人单位对合同的解除权;在立法上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用工休息休假、最低工资标准及社会保障制度。
其他文献
近几年,我国致力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其中包括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的开通。深港通开通一方面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为内地市场带来一定的风险。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其外汇市场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大,再加上香港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的汇率完全取决于市场供求,便于投资者进行投机套利,导致香港外汇市场汇率波动风险增加,而风险又具有传递性。当离岸与在岸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显著增加时,风险传递性也会
学位
回归模型在很多实际领域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至今已有多种重要且实用的模型被提出,但在相依场合下对于这些模型的研究尚未完善,本篇论文主要在相依样本下讨论几类统计模型中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  首先,考虑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i=xTiβ+∈i,i=1,…,n,n≥1,其中xi=(xil,…,Xid)T,1≤i≤n是设计向量,yi,…,yn是观测值,∈1,∈2,…,∈n是均值为0的随机误差,β=(β1
学位
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如何增加粮食产量,扩大农业产业化,提高经济价值,稳定粮食价格,对于每一个国家政府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14亿人口,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本文以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发展情况的分析为切入口,首先针对粮食供求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方向性的影响指标,如:粮食市场分析、气候变化分析、储备因素分析、技术变革分析等,
学位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截止2017年底,我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和增加值分别达到2.2万亿元和7811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0.95%,较于2013年呈现出翻倍式的增长,不过与同期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且呈现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显著现象。为均衡我国区域体育产业平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不少学者就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但基于已有文献,发现大多研究还停留在
中国经济保持高位运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发展的差异依然存在,而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农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农户作为最小的生产单元,探究传统农区农户的生活状况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丰富了农户生计领域的研究,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生计资本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研究的切入点,明确了相关概念,并以可行能力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为理论
学位
契约环境(法制环境)与资产专用性中间品(契约密集度)投入密切相关。产品的生产涉及到大量的中间品投入,不同产业的最终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专用性中间品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中间品的专用性投入会增加契约的顺利执行的风险,这种专用性中间品的使用密集程度决定了产品对于契约执行制度的依赖性。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速一路放缓。在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制度依赖性较高的行业具
学位
新闻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和贡献日渐凸显。新闻出版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因此,对新闻出版业的经济影响展开系统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从
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融资,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那么,信贷需求、融资渠道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现有研究中关注三者中两两关系文献较多,鲜有研究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信贷需求、融资渠道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融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相关理论,有助于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同时还对于明确金融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坚定不断完善金融供给体系,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加强金融业与制造业、
学位
吉奥乔·阿甘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将生命政治学说重新推介在世人的面前,与以往基于“考古学”角度的解释不同的是,他从结构性角度出发分析了内嵌于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中的分隔状态:法律和法律的例外,并通过对“神圣人”、“赤裸生命”、“例外状态”、“形式生命”等关键概念的解读,披露了现代西方政治的根本危机:生命被完全捕获进政治之域降低为无可缩减的赤裸生命,现代政治是建立在赤裸生命之上的死亡政治,制造更多的赤裸生
权利保护的意义在于调整和分配法益,权利的冲突也反映了各自背后利益的冲突。当权利双方都在追逐自身的利益时,权利冲突是很难避免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秘密权因其巨大的商业利益而受到经营者的重视与保护。同时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自身的知情权也逐渐地重视。由于商业秘密权和消费者知情权所保护的法益相对,因此即使两种权利都在正常行使的范围,权利冲突的发生仍然存在较大的可能性。并且由于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