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地大面积流行一种鹅疫病,从病死鹅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微量血凝试验,此病毒能凝集鸡红细胞;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此病毒能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毒力测定,其对鸡胚的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为52.8h,为强毒株;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与Genebank中已发表的新城疫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6.0%~99.0%,以及在疾病复制中,此病毒能严重致死鹅,并引起鹅的脾脏、胰腺坏死,肠道出血和坏死等特征性病理变化,结合以往对此病毒株的研究,确定此病毒为鹅源新城疫病毒,即鹅副粘病毒,命名为6PMV/HB。人工感染雏鹅实验中,雏鹅临床表现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食欲和饮水减少,拉白色、黄绿色稀粪,伴有神经症状;常规组织学观察,脾脏和胰腺肿大,有白色坏死斑点,肠道出血和坏死,肝脏肿大变性,肾脏肿大变性有尿酸盐沉着等;用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方法首次对人工感染鹅副粘病毒的雏鹅的重要脏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胰腺中发现病毒包涵体,肠道中大量纤维素以及胶原纤维增生,肾脏、肺脏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免疫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中T、B淋巴细胞大量减少;电镜下多种细胞呈现线粒体水肿,多种实质细胞的染色质固缩,染色质边集,特别是细胞内容物如脂肪滴增多的病理变化特征。GPMV/HB毒株的人工感染实验及发病鹅的病理学研究将为鹅副粘病毒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