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2018年8月至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第一医院共收治成人乙脑患者2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症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2018年8月至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第一医院共收治成人乙脑患者2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21例患者中极重型6例(28.6%),重型9例(42.8%),普通型6例(28.6%)。发病年龄18-82岁,中位数52岁,男女比例4:3,发病时间集中于9月份17例(81.0%)。临床症状为高热21例(100%),意识障碍20例(90.5%),血压升高19例(90.5%),呼吸衰竭11例(52.4%),抽搐发作4例(19.0%),肺栓塞2例(9.5%)。实验室化验可见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者18例(85.7%),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大于45mg/dL 21例(100%),血浆D-二聚体升高20例(95.2%)。不同临床分型之间,极期D-二聚体数值存在差异(p<0.05)。嗜睡为表现的乙脑患者多为普通型,而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多为极重型。脑脊液糖含量较正常水平升高提示病情严重,临床分型为极重型。经治疗,最终死亡4例(19.0%),1例(4.8%)患者遗留重度功能障碍,存活者中有12例(70.6%)患者出现记忆力障碍。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之间的极期D-二聚体数值、发病至意识出现障碍加重间隔时间,是否出现呼吸衰竭、脑脊液的糖含量之间均存在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脊液糖含量是影响预后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人乙脑患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出现记忆力障碍。极期时血浆D-二聚体数值较高、脑脊液糖含量升高、从发病至意识障碍加重间隔时间较短、出现呼吸衰竭提示预后不良,应予以重视并及时治疗。
其他文献
背景: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肾癌(Xp11.2异位性肾癌)在200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罕见的肾细胞癌亚型。这种类型的肾癌以往主要被认为主要发生在小儿,但目前发现在它也
研究目的锌是体内较为丰富的微量元素之一,在骨骼肌损伤修复研究中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调控物质,参与炎症反应和肌细胞的增殖分化。近些年来研究发现锌许多功能的实现都依赖锌
绘画的探索是感性的体现,艺术作品中饱含着对感性世界的理解,潜意识是艺术创作中感性经验的表达,艺术家通过潜意识的释放来寻找最真实的自己,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概念间接影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等各个层面的交流
目的:通过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研究的Meta分析,以及对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人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未来癌症将会成为人类第一大致死疾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肠道肿瘤,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长,调查数据显示当前CRC的全
目的:探究脑卒中偏瘫患者腓肠肌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指标和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综合痉挛量表(Com posite Spasticity
背景:文献报道及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5,PRMT5)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及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
目的:探讨SD大鼠血清NO及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在实验性末端回肠炎(Experimental terminal ileitis,ETI)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适合体重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标记为对照组、缝线组及造模组。造模组:麻醉后,将回肠末端和盲肠侧侧吻合,构建回盲部反流模型;缝线组:麻醉后,在与造模组相同部位切开后缝合;对照组:麻醉后待其正常苏醒。术后第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d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复发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