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臀上神经是由腰4、腰5、骶1神经前支组成,经梨状肌上孔出盆后,与臀上动脉相伴走行于臀中肌与臀小之间。臀上神经疼痛是近年来越来越被研究者重视起来,也是引起腰腿疼痛的较为常见原因之一,当前很少有相关的专题报道很少。引起臀上神经疼痛的原因很多,如臀上神经所走行的隧道狭窄、其周围的腱膜、筋膜增生、肥厚、粘连等引起的神经卡压。此前由于臀上神经卡压所引起的一系列腰腿疼痛往往都被认为是臀肌筋膜炎、臀上皮神经炎、梨状肌综合征。而且由于臀上神经的走行于臀中肌与臀小之间,即其位置深所以引起的疼痛长使患者感到位于较深的位置,并出现不能准确定位。根据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定义,臀上神经卡压综合征可理解为,臀上神经经过的骨纤维性隧道、筋膜、肌肌腱等结构由于多种损伤因素致使产生炎症、增生、肥厚、粘连,使通过此处的臀上神经神经受到压迫。并且由于压迫是进行性的所以早期疼痛症状不明显,随着压迫时间的推移,压迫的症状逐渐明显,局部神经开始出现缺血缺氧导致其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系列综合征。因此,本文对臀上神经的起点、行程、神经干的分支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本实验对经浓度为10%甲醛溶液灌注的常规防腐固定处理外观皆无肢’体畸形的中国成人尸体50具,男性40具,女性10具进行测量,测量双侧臀上神经的长度,宽度,厚度及分支等等。结果:1.臀上神经以1-3支出盆,其中一支型占38%,二支型占52%,三支型占10%。2.臀上神经的长度,一支型为1.39±0.86cm,二支型中上支为1.42±0.71cm、下支为1.78±0.83cm,三支型中上支为1.31±0.73cm、中支为1.52±0.61cm、下支为1.62±0.72cm;臀上神经的宽度,一支型为0.38±0.08cm,二支型中上支为0.18±0.09cm、下支为0.36±0.03cm,可见二支型中下支比上支长度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且三支型中上支为0.14±0.08cm、中支为0.14±0.09cm、下支为0.31±0.07cm,三支型中下支与上支长度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臀上神经的厚度,一支型为0.003±0.31cm,二支型中上支为0.001±0.31cm、下支为0.002±0.32cm,三支型中上支为0.001±0.22cm、中支为0.001±0.32cm、下支为0.002±0.32cm。3.男性臀上神经在臀中肌分支,左内、左外、右内、右外平均支数为2.58±0.21、5.49±0.11、2.23±0.21、6.65±0.11支;在臀小肌左内、左外、右内、右外平均支数为2.15±0.18、2.36±0.15、2.02±0.01、2.62±0.13支。女性臀上神经在臀中肌分支,左内、左外、右内、右外平均支数为2.42±0.12、6.02±0.01、2.35±0.25、6.78±0.21支:在臀小肌左内、左外、右侧、右外平均支数为2.31±0.12、2.10±0.16、2.23±0.04、2.64±0.02支。由此看出同性别中外侧至臀中肌及臀小肌的分支数与内侧多且有明显差异p<0.05。4.测量臀上神经各末梢分支至股骨大转子上缘中点的距离:男性臀中肌内侧平均5.78±1.46cm,外侧平均6.01±1.26cm。臀小肌内侧平均5.49±1.22cm,外侧平均5.48±1.18cm。女性臀中肌内侧平均5.29±1.54cm,外侧平均5.66±1.36 cm。臀小肌内侧平均4.33±0.87cm,外侧平均4.42±0.99cm。同性别中至臀中肌各末梢分支外侧至股骨大转子上缘中点的距离与内侧至股骨大转子上缘中点的距离相比同性别中明显增大p<0.05。5.臀上神经在臀部的体表定位:臀上神经处梨状肌的位置,集中分布在3c格内,占总数的68%,其相对数的均数,集中在格的内下方。结果提示:1.臀上神经各末梢分在臀中肌内侧、外侧、臀小肌内侧、外侧都存在峰值,以臀中肌外侧峰值最高、最显著。对臀上神经末梢位置形态的观测,可以在髋关节外侧入路中更好地保护臀上神经。2.臀上动、静脉和臀上神经出入梨状肌的体表投影在AC的连线上。臀下神经最下支在体表的投影以下在大转子尖或大转子外侧最凸点之间,无明显血管神经的分布,因此可以看出此处为手术入路的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