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性繁殖是茶树繁殖良种中的重要途径,我国及世界各主要产茶国新育成的良种基本上都采用扦插方式进行繁殖。本项目组经多年研究表明,在北方扦插繁育的最佳时期为秋冬季扦插,但这一繁育时期必须在冬季有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本研究以秋冬扦插的茶树插穗为材料,在不同的越冬防护条件下,研究了茶树插穗生长的小气候,不同品种繁育效果的比较,在“双棚双膜保温保湿繁育模式”下茶树短穗扦插苗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叶片喷施剂处理对茶树扦插苗生根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从而为北方茶树短穗扦插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冬季防护措施下茶树短穗扦插繁育小气候的研究
利用连续两年对冬季拱圆式塑料棚的气候观测,分析了冬季防护措施下的大棚,小拱棚和环境小气候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拱圆式塑料大棚内的温湿度均高于小拱棚,但小拱棚中5cm、10cm地温高于大棚。在冬季干燥寒冷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两种塑料棚模式下都能保持着相对较高的温度,较高的湿度,大棚尤其双棚双模的小气候优于小拱棚更适合扦插苗的生长。冬季晴天,拱圆式大棚内白天的气温变化一般在9~25℃之间。基本能适合茶树扦插苗生长发育的需要;夜间温度偏低。
2.不同品种扦插效果比较
以21个品种为材料,通过对这21个品种的不同时期的愈伤组织形成率、生根率、鲜叶含水量等综合分析:中茶108、兢山种发根困难;平阳特早、黄金桂、龙井长叶极易生根,根量多,根系壮,和尚种、迎霜根量也多,有利于健壮插苗的形成,适于引种。
3.茶树“双棚双模”扦插根系生长和发育的比较
在双棚双模设施保护模式下,以龙井43、龙井长叶、白毫早、舒茶早为材料,研究秋冬季扦插插穗生根发育规律与母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C/N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扦插后30天为愈伤组织诱导期,30-90天为愈伤组织形成期,90-150天为愈伤组织膨大与根原基形成分化期,150-210天为不定根形成及伸长期。白毫早在新梢生长和生根发育方面表现最优,舒茶早生根困难,成活率低。
4.茶树“双棚双模”母叶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在不定根出现之前,叶片中C/N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在不定根形成和伸长期除C/N值升高,其它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生根能力强的白毫早叶片中可溶性糖、C/N值在不定根生成期含量相对较高,生根困难的舒茶早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N值均较低。茶树母叶营养物质的含量与构成对插穗生根与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5.叶面啧施剂处理对茶树插稳生根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以平阳特早、福鼎大白为试材,探讨不同叶面喷施剂处理对茶树插穗叶片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喷施剂均能提高插稳母叶中叶绿素含量,对平阳特早来说,配方肥处理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增加的效果最为显著,而在福鼎大白品种上的试验表明1/2MS喷施处理的效果最好。施用欧甘、配方肥、1/2MS和蔗糖均能提高插穗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另外,叶面喷施1/2MS显著提高了茶树叶片全碳的含量,但是各个处理测定的叶片中总糖含量较低,1/2MS对平阳特早品种的处理中其叶片总糖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