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姚明时代中国男篮发展方向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第16届男篮世锦赛已落下帷幕,但是激烈的比赛依然历历在目。缺少了姚明的中国男篮历经六场比赛的顽强拼搏,但只在小组赛上只赢下科特迪瓦,先后负于希腊、波多黎各、俄罗斯、土耳其等,只是在最终的小分计算上幸运地被进入16强,并且在淘汰赛中直接被立陶宛淘汰,这是中国男篮在姚明进入国家队以来在国际大赛上的最差的成绩。姚明自从1999年进入中国男篮以来,先后获得四次男篮亚锦赛冠军、悉尼奥运会第十名、雅典奥运会第八名、北京奥运会第八名、2002年世锦赛第12名、2006年世锦赛15名,并且姚明都是队中的得分王和篮板王(1999年第一参加亚锦赛次除外,),并且姚明的作用不但只是体现在数据上,更重要的是姚明是中国男篮的进攻的发起者和终结者,是防守体系的核心,具有能够带动队友、带领球队向前的能力,是中国男篮当仁不让的攻防核心,由此可见姚明对中国男篮的重要性。[1]在2010年男篮世锦赛上,姚明由于受伤缺席了中国男篮,中国男篮尽遣国内篮球精英参加此次世界篮球盛会,但是成绩却不尽人意,最后只获得姚明参加国际大赛以来的最差成绩第16名,使我们看到在后姚明时代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搜索资料、查阅文献,准确了解中国篮球史,特别是中国男篮史,并以姚明缺席的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四强球队对手的攻防数据统计对比为主要研究对象,进一步准确把握中国男篮现状,通过与四强球队的对比找出中国男篮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中国男篮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并结合中国男篮队员自身的特点、篮球本身的规律、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指出后姚明时代中国男篮的发展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   1中国男篮没有明确的核心战术体系;   2中国男篮教练员的专业能力和自身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目前中国男篮缺少核心领袖球员;   4中国男篮具备身高、年龄等方面的优势;   5中国男篮队员体能和身体对抗能力较差;   6中国男篮抢前场篮板球的能力不足,攻防转换意识淡薄。
其他文献
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2004年12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简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