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视角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cguo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2004年12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简称《标准》),《标准》是国家针对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制定的要求。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储备力量,《标准》也必须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依据。《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任务就是在师范生进入教学岗位之前,使学生基本具备教育技术能力,从而缩短从事教学工作的适应期,如何培养具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师范生,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课题之一。目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上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因此,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着重从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视角来探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和实践,希望能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以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作为切入点,采取理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与《标准》中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的差距,通过对高师院校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对目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学校重视、课程管理和教师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因为分析。   针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标准》的要求,本文从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建构以及教学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提出对策,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思考。
其他文献
教师讲,学生听,偶有提问。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写真,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讲台是老师的表演舞台,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在新课标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得也不再是
期刊
随着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因特网上数字化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用户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快捷地下载、上传和使用这些资源。但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以及数字化资源的无限复制、公用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特殊儿童享有教育权且收到适当教育的保障,也是教师的教学指南。个别化教育计划关系甚至决定着特殊学生接受的教育服务及服务质量,因此计划自身的质量至关重要
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公民信息素养的主战场,信息技术教学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而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学策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