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与道德人之融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antong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为之提出过不同的假设:人性善、人性恶、人性非善非恶、人性既善又恶,等等。总之,他们争论不休,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相比之下,“经济人”(人性恶)与“道德人”(人性善)是这些假设中很有代表性的观点。 不可否认,“经济人”是一种很重要的人性假设,“道德人”同样也是一种不可回避的人性假设。传统的中国社会片面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形象,对人的发展是一种畸形的塑造;近代以来的西方国家把“经济人”塑造为人的理想发展模式,贬低传统的基督教所提倡的宗教道德人格,导致了人的普遍异化,背离了人性发展的应有之义;过去的社会主义理想化模式试图通过否定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塑造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理想“道德人”,其结果造成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误区和对人的自主性的束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激发了作为市场主体——“经济人”的活力,却又造成市场主体在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失落与困惑。 本论文通过对“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析论证,从理论上分析了人性这一永恒的主题,揭示了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仅仅是“经济人”或“道德人”在起作用,而且是“经济人”与“道德人”之融合支配着人类的经济活动、道德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等等,具体体现在人类的行为中。但是各个不同时代的思想家们从不同的目的出发,或者抓住了“经济人”,或者强调“道德人”,当然也有思想家把“经济人”与“道德人”看作是人性中的两个不同的方面而加以研究的,尤以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思想为代表,因而斯密的两部重要著作。(《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构成了本论文的立论根据。最终通过学理上的分析论证,引申出笔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人性基础的关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笔者试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人性假设——即经济人和道德人之融合,分析论证了这种融合如何可能、有没有必要、以及现实意义和启发。
其他文献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世界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上相互依存、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日益趋同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全球文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展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形成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时代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正确认识自己的认知过程并对其进行有效
2019年新中国将迎来70华诞,中国建筑界在省思70年足迹时,必然不可错过对住宅设计建造史的梳理。住宅及住区设计,能改善生活环境,为公众解脱困苦。有资料显示,社会性住房立法,
目的评价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n=33,阴道B超检查)与对照组(n=33,腹部B超检查),分析符合率、图片
模糊控制理论是模糊数学在工程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本思想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人的控制经验,它是模糊理论与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于其良好的控制特
人员排班问题一直是调度问题中经常碰到的经典问题,属于NP-hard问题。目前解决人员排班问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为最优化算法(Optimal Solution Algorithm),所谓
本论文主要对电动机的保护部分进行了设计研究。用对称分量法对电动机的各故障进行分析,把电动机的故障分为对称性故障和不对称性故障。指出传统的基于相电流过流作为故障保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政策,三靠投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科技创新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根本
隐逸现象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进入到魏晋南北朝,隐逸文化相对成熟,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对山水美的认识,为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国家的整体经济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主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