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政府投资是促进地方乃至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2008年,中央政府为使我国经济复苏,启动了4万亿投资计划,并要求各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由此各地方政府累计推出了高达20万亿元的投资计划。2012年7月以来,广东、南京、天津、重庆等地方政府提出了新计划,以促进投资和经济的增长,据初步统计,这一投资计划的融资需求大约需要70000亿元。各行各业的人士表示,新一轮由地方政府领导的投资即将来临,这将引发更多重大投资计划的颁布。然而,由于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分权形式尚不够规范,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并未得到有效的约束和激励,之前4万亿的投资虽然止住了经济颓势,但是与大规模投资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较低的投资效率,并且带来了地方政府负债严重,财政增速乏力,银行放贷日益谨慎,民间资本投资意愿较低等问题。由此可见,合理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对于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论文将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探讨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关系,以及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作用;另一方面是测算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具体来看,第一章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述,紧接着分析得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试图找到地方政府有效的投资方式来提高地方政府的投资效率,从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接下来,在对国内外政府投资效率问题的既有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说明论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为保证研究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围绕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发展来展开地方政府投资相关理论的说明。第三章在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投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考察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关中-天水经济区各类投资(地方政府投资、FDI、私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关系。最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直观的反映出在研究期内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作用。在地方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稳定关系的研究基础上,第四章测算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的高低。其中第一部分是从地方政府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和投资的产出三个方面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地方政府投资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投资存在较为严重的效率损失。第二部分通过构建超效率DEA模型,系统评价了各地方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和综合效率,具体直观的看出各地方政府投资存在的效率损失情况。根据以上研究得出本论文的三点结论:(1)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为稳定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并且地方政府投资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高于FDI和私人投资。同时,在短期内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2)经济增长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冲击的反映始终为正,并且持续上升,能够表明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3)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投资整体未达到最优效率,且各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区别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