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及临床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agu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上肢标本解剖观察腕管、腕横韧带、正中神经及伴行血管的结构特点,为临床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参考,并以此为依据,在针刀医学理论指导下设计符合腕管解剖形态、安全性高、损伤小、疗效满意的针刀术式,并和局部封闭治疗做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腕管综合征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方法
  解剖观察:选取6例由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人体上肢标本,按正常方法解剖腕关节,暴露出腕管,找到腕管内的肌腱神经,观察腕管内神经肌腱的血供;测量腕管的前后径、内外径大小;找出正中神经所在的位置观察其走形特点;利用不锈钢游标卡尺测量腕横韧带的长、宽、厚等解剖参数,并根据腕管综合征的致病因素及解剖结构,设计一种针刀松解的微创术式。
  临床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针刀科、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收治的4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针刀组和封闭组,两组患者1周治疗1次,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周后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使用SPA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
  解剖观察结果:
  腕管为纤维性骨管,略呈扁圆柱形,男性:腕管前后径(10.2±1.1)mm,内外径(25.0±2.6)mm;女性:腕管前后径(10.4±1.5)mm,内外径(17.0±2.5)mm。腕横韧带边界清楚,厚而坚韧。韧带的桡、尺侧及中间分别有桡动脉、尺动脉和正中动脉的分支进入,供给营养。男性:腕横韧带长(25.5±4.7)mm,宽(22.1±2.2)mm,厚2.3mm;女性:腕横韧带长(22.7±3.3)mm,宽(20.1±2.5)mm,厚3.1mm。桡动脉在腕管上口分出2~3支,进入腕管分布于肌腱和正中神经。尺动脉在豌豆骨上方分出1~2支,进入腕管,分布于肌腱。腕掌侧动脉网分出1~2支从腕管背侧面发布其肌腱。进入腕管内的动脉随神经和肌腱下行。
  临床研究结果:
  1.基线资料:治疗前,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方差分析检验、卡方检验比较,得出两组患者基础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数水平一致,具有可比性。
  2.两组患者组内比较:与基线期比,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针刀组和封闭组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刀组与封闭组在缓解腕管综合征患者疼痛,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临床疗效分析:根据临床疗效统计,针刀组患者临床治愈为8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封闭组患者临床治愈为4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经统计分析,针刀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封闭组(P<0.05)。
  5.远期疗效方面:对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Levine评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针刀组和封闭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针刀组在减轻腕管综合征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封闭组(P<0.05)。
  结论
  1、腕横韧带增生肥厚,张力增高导致腕管解剖形态的变化是产生腕管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屈腕时,腕横韧带被拉紧,腕管面积变小,腕管内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及其伴行血管在腕管内容易受压。针刀松解术切开了部分腕横韧带,解决了因该韧带病变引起的正中神经卡压的问题。
  2、通过针刀组和封闭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疗效。从临床疗效、VAS评分量表和Levine问卷评分量表的评价分析,近期疗效上针刀组与封闭组疗效相当,远期疗效上针刀组在减轻腕管综合征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封闭组,疗效更加显著。临床证实针刀松解术是一种符合解剖结构,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满意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高功率CO激光切割机床设备越来越广泛的用于工业加工中,激光切割成套设备供应商也越来越多.激光切割机床不同于传统的机床设备,传统的机床设备以力(或力矩)的传递为核心,而激光切割机床以光的传递为核心,因此,在机床设计方面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以力(或力矩)传递为核心的机床,对机床的精度、刚性要求都很高,运动件往往为了保证其刚性而具有较大的质量,从而传统机床的速度普遍都很低.激光切割则不同,对"飞行光路
学位
论文主要研究了红外阵列无源定位技术.首先介绍了组合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研究了具有抗反辐射导弹能力的多传感器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1、分析了基于两站的三维定位算法,推导了定位误差公式,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三(多)站的三维定位算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和极小化误差法,并分析了定位精度.2、对被动式多传感器多目标的数据关联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数据关联算
该论文结合翔鸟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对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控制方案、控制规律、控制回路及其实现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产际飞行控制系统.
篇章结构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篇章是由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信息。其特点是前后衔接、语义连贯,且具有一定的交际目的和功能。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意义上,篇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每一个篇章单元各自承担一定的角色,相互作用,并通过篇章关系关联在一起,共同构成完整的篇章结构,表达特定的篇章语义和意图。篇章结构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篇章结构和语义,而且可以为自然语
随着图像和文本等数据的处理向深度学习等智能算法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涌现出了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等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算法。近年出现的胶囊网络(Capsule Networks)作为这类智能处理算法最新研究方向的代表之一,成为了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胶囊网络是一种新兴的神经网络结构,该结构的特点是能够在较少数据样本时提升分类准确率。然而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相比,它的特征神
本文对门式刚架结构中的楔形变截面柱的平面内稳定性进行了试验与程序分析,在应力分析方面与等截面柱进行比较。文章采用翼缘尺寸不变而只有腹板高度渐变的双轴对称工字型变截面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楔形变截面柱的轴心受力试验,并与等截面轴压柱进行比较,分析了楔形轴心受压柱的稳定极限荷载及受力性能,做出了一系列荷载——应变曲线以及荷载——位移曲线。文章采用有限元理论,分析了楔形变截面柱,并运用ANSYS程序模拟楔
学位
该文首先综述了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在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内的应用情况,并全面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薯蓣皂素提取工艺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为甾体激素类药物原料的薯蓣皂素的传统提取工艺是有机溶剂提取法,存在着过程安全性差、溶剂污染环境、工艺周期长及操作费用高等缺点.该文主要以超临界CO萃取技术为关键技术从薯蓣属植物水解物中提取薯蓣皂素,同时比较了传统的索式萃取法以及超声波辅助萃取法,为超临界CO萃取技
学位
该文利用廉价但有效的吸附剂-膨润土及改性膨润土应用离子交换法吸附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离子-铵离子.文章详细地分析了膨润土的主要组分,结构特征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等,从而确定来自河北省邯郸市郊的膨润土为钙型膨润土.实验采用加热,硫酸,氯化钠的方法改性膨润土并对比其与膨润土原土的吸附能力,发现经过改性的膨润土在吸附性能上明显优于膨润土原土,主要原因在于通过改性处理可以去除膨润土原土中有碍于吸附过程的杂质及吸附
学位
分离序列综合指:给定一进料流股,已知流股状态(流量、温度、压力和组成)系统的化的设计出能从进料中分离出所要求的产品,并使总费用最小.C分离序列由于其组分沸点接近,较难分离.该文结合某厂C分离系统节能改造,通过该序列的优化综合,实现生产系统的节能.该文的主要工作简述如下:1.利用直观推断法和能量集成的策略,针对原系统拟定三个不同特点的初始节能分离序列.2.利用化工模拟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模拟.由于该分
学位
该文根据西安地区近十年的气象资料,以及碑林区的冬季污染源资料,以SO为规划控制因子,以区域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目标,对碑林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总量控制进行研究,提出了首先筛选重点污染源,再根据它们的基础排放量制定各种不同的治理方案,并确定相应的投资费用和污染物削减量,然后将这两个量无量纲化后相加的结果作为系统优化的目标,利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动态规划模型,求出总投资费用最小和总削减量最小的系统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