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优化方案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ed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不同房颤射频消融方式的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比较左房消融与双房消融的治疗效果,力图优化消融方案,提高房颤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率。 资料与方法:40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3.1±9.1)岁。其中单纯二尖瓣手术19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手术20例,单纯三尖瓣成形1例,同时三尖瓣成形17例,同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例,同时行房间隔缺损修补1例。平均左房内径(57.5±10.0)mm,平均房颤持续时间(58.6±82.2)月。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进行左心房消融,对照组则进行双侧心房消融。病人心脏复跳后,给予胺碘酮静脉维持,拔除气管插管后改为口服,并维持3月。术后保证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如果发现房颤复发,即刻静脉应用可达龙或择期实施体外直流电复律进行转复。术后随访6个月。 结果:试验组平均射频消融时间为(12.0±1.8)min,对照组为(19.9±3.5)min,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复跳时18例为窦性心律,即刻成功率90%。术后1个月治愈率为80%,随访6个月维持窦性心律者17例,治愈率85%,全组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复跳时窦性心律19例,复跳即刻成功率95%,术后1个月成功率为80%,术后6月维持窦性心律者16例,治愈率80%,亦无消融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成功率、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纯左心房射频消融作为双侧心房消融的一种简化术式,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早、中期临床效果与双侧心房消融相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年来确诊的UC住院病人290例。结果290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39:1。平均发病年龄44.29岁,好发
目的:探讨低氧因素对丙泊酚麻醉新生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08只新生7天SD大鼠随机分为氧气对照组(CO)、空气对照组(CA)、低氧对照组(CH)、丙泊酚氧气组(PO)、丙泊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