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pH值条件下伊立替康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aini1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三,尽管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降低,但死亡率仍高居不下,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化学药物治疗是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其中伊立替康是可供选择的晚期胃癌一线化疗药物,但仍有很多患者因为化疗药物耐药性问题而导致治疗疗效降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恶性肿瘤微环境pH值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耐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恶性肿瘤微环境最重要的两个标志为缺氧和呈酸性(低pH值),这种肿瘤特殊的微环境特性使一些弱碱性的化疗药物疗效受到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pH值条件下伊立替康(CPT-11)对胃癌BGC823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即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初步机制研究。方法:体外进行胃癌BGC823细胞株的常规培养,采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伊立替康(CPT-11)对不同pH值培养条件下的胃癌细胞BGC823增殖活性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胃癌细胞凋亡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采用qRT-PCR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B细胞淋巴瘤-2(Bcl-2)、凋亡相关基因(Bax)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1)当pH值为7.2时,即正常pH值下,伊立替康(CPT-11)浓度越高,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受到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伊立替康(CPT-11)对胃癌BGC823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73.8 μg/ml。(2)48 h 时,细胞的 OD 值(450nm),当 pH 为 6.8 时为 2.65±0.16,pH为7.2时为1.96±0.12,pH为7.6时为1.67±0.09,相比pH值为6.8时的细胞OD值(450nm),pH值为7.2和7.4时的OD值均显著减小(p<0.05);72h时,细胞 OD 值(450nm)在 pH6.8 组为 3.44±0.07,pH7.2 组为 2.69±0.07,pH 7.4组为1.75±0.23,pH7.6组为1.58±0.2,且相比pH6.8组,pH7.2、pH7.4和pH7.6组的细胞OD值(450nm)均明显降低(p<0.05);pH7.4组与pH7.6组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细胞培养48h后,在pH值为6.8、7.2组的胃癌细胞呈对数生长,细胞状态良好,形态规则。在弱碱性条件下(pH值为7.4、7.6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形态不规则。胃癌BGC823细胞经伊立替康处理后发生凋亡的细胞数量随着pH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多。(4)pH6.8组的细胞凋亡率为(8.5±0.98)%,pH7.4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8.1±0.65)%,pH7.6 组为(18.8±0.49)%。与 pH6.8 相比,pH7.4 和 pH7.6时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pH6.8组的划痕愈合率明显高于pH7.6组(p<0.05),与pH7.2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伊立替康(CPT-11)处理后,胃癌BGC823细胞Bcl-2、NF-κB、Bax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Bcl-2和NF-κB基因表达水平随着pH升高明显降低,Bax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一定程度上提高肿瘤细胞外环境pH值,能提高伊立替康(CPT-11)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即胃癌肿瘤细胞外的碱性环境能提高CPT-11对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能力,而这种与胃癌肿瘤微环境pH值相关的伊立替康(CPT-11)抗肿瘤疗效的提高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Bcl-2等抗凋亡基因及提高Bax促凋亡基因表达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超分子化学是基于分子之间以非共价键作用(氢键、亲疏水作用、静电力、范德华力、金属-配位作用及π-π堆积作用等)或一些特殊共价作用(如动态共价键)进行分子之间组装的化学过程。超分子自组装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部分,它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基元自发聚集形成聚集体的过程。同分异构体指的是具有相同的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其参与的自组装体系具有不同的自组装行为,也就是说,自组装行为可以通过同分异构体来进行调控。
既往研究表明细胞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可能参与肿瘤的形成、转移和化学耐药性同时,PrP在调节炎症反应中也可能起重要作用。本课题通过硫酸葡聚糖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结肠炎相关的结肠癌模型,研究了在野生型小鼠(WT)、朊蛋白敲除型小鼠(PrP-/-)以及朊蛋白过表达型小鼠(Tga20)三种基因型小鼠中,PrP对肿瘤发生和炎症的影响,并探索
离散时变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不易判别,Lyapunov稳定性判据在某些应用下不易使用,因此找到新的可以判定离散时变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十分具有研究意义。经典正交矩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地应用在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数字水印等领域,但也面临一些典型矩在计算高阶矩函数值时出现数值不稳定的问题,造成图像重构发散和模式分类失败等问题。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一直试图找到这些正交矩高阶发散的原因,可以更好地指导图像矩的构建
目的: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在口腔癌中约占90%,且近几十年来患者的5年生存率一直停留在50%左右。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组织中一类可以自我复制、多谱系分化和再生同源性肿瘤的瘤细胞,被称为“癌症根源”。众所周知,CSCs除了具有传统干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生成肿瘤组织外,同时在肿
DNA由于其强大信号储藏能力而被应用于分子逻辑门的设计,并有望解决制约电子计算机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DNA所具有的独特分子识别和生物特性使得DNA逻辑门在生物传感领域广受
长期以来,议论文写作都是衡量外语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但其评分客观性、公正性却饱受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议论文写作评分是一种主观性评分,评分员在评分过程中难免出现认知偏差,产生主观印象,从而导致评分员效应。第二,影响评分员评分偏差的因素有许多,其研究多样、丰富,其中主要包括评分员背景、评分方式、以及阅卷方式等。随着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关机器评分的客观性以及可信度的研究层出不穷
随着新能源的普及,适应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具有更灵活多变、应用场景广泛的优势。本文以三端口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和三相DC/AC变换器为基础模块,通设计了一种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并依托于实际项目,进行了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完成了样机研制和实验验证。(1)对核心模块三端口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其工作特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实现资本扩张保持竞争力,通过联合、并购等方式,成为了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同时,不少企业集团在追求经营绩
肟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一般通过醛或酮肟化获得。传统的肟化方法是羟胺法,即醛或酮与羟胺盐(如(NH_2OH)_2·H_2SO_4或NH_2OH·HCl)进行非催化氧化得到。但是,羟胺法存在许多缺点,如原料羟胺毒性大,硫酸盐酸腐蚀性强,并且该法产生大量低值副产物硫酸铵或氯化铵。与传统的羟胺法相比,以钛硅分子筛TS-1为催化剂,H_2O_2为氧化剂的氨肟化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肟的新方法。该方法具
在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极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绿色发展具有超越国界的外部性,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提出包含绿色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2016年中央决定在福建设立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系统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在产业生态化发展趋势下,工业加速向中后期发展的关键时期,福建省高度重视工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