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后,长三角地区以其经济迅猛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趋势,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但与此同时,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开始凸显:2004年,长三角地区出现较大范围的“用工荒”;2007年,无锡发生大面积蓝藻事件;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资对长三角地区的投资热情开始降温,长三角地区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随着支撑长三角经济发展要素条件的变化,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在未来的20-30年时间内,长三角地区能否顺利完成转型,华丽转身,关系到长三角区域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建成。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任何社会的发展都不是直线式的,转型可以说是社会发展进程中转折跃升的“惊险一跳”。工业革命以前的历史,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这种“惊险一跳”表现并不明显。然而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使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由此带来的阶段性跃升和转变也更加频繁和突出。因此,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深处出发,运用现代化相关理论以及社会变迁理论,可以为我国当前转型的科学定位和系统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尝试通过分析世界现代化进程,从历史深处探源寻求转型发展的内在必然性,以期为我国当前的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然后在对我国当前转型科学解读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进行理论探源与实证分析。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转型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现代化诸因素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现代化是整体性的社会变迁,它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还包括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且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向高层次演进,转型即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因此,转型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适应并阶段性提升的结果。另一方面,虽然现代化是整体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却很难将各方面同步推进。现代化的各因素的不同步发展,必然会造成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发展的不平衡、不和谐。这种不平衡、不和谐,正是深层次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具有体现,它推动着现代化的演进,使得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转型正是现代化诸因素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2)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的第四次转型,这是一场全面、多元、复合转型。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期间共出现三次模式大转换,阶段性特征明显。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的第四次转型。这次转型与前三次不同,不再是单一的经济体制或政治体制转变,而是一场全面、多元、复合转型,是适应全面现代化要求的“五位一体”转型,需要推进现代化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个领域的协调发展。(3)转型是长三角“时空共振”下的的必然选择,是“时空二维”与“内容五维”转型的统一。从时间演化角度分析,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长三角转型发展的必然性;从空间演变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决定了长三角空间结构优化和转型的必要性。因此,转型是长三角“时空共振”下的必然选择,它首先是“时空二维”转型的内在统一;其次在现代化内容上,又是相互关联的“五位一体”转型,是“时空二维”与“内容五维”转型的统一。(4)当前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众多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是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长三角的转型,不仅是理论上已经进入“转折点”,更是现实中各种矛盾与问题不断加剧的必然选择。本文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转型的现实依据主要有五点:经济增长效率低下,难以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占比偏低,高投资和出口导向模式不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城市群集聚效应不高,区域空间结构有待优化。(5)近年塞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但各领域的转型进展仍不够协调。本文依据现代化的发展诉求,建立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静态的转型发展水平(TDL)和动态的转型发展指数(TDI)两个指标。指标体系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组合赋权,并据此对长三角转型发展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横向的静态比较,计算了2000、2005、2011年三个时点上长三角及全国沿海部分省市的转型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无论是作为区域整体的长三角地区,还是区域内部的江浙沪三省市,其转型发展水平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尤其在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等方面,效果显著,表现为我国沿海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纵向的动态分析,计算了长三角及三省市的转型发展指数,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呈现良好的变化趋势,但是各领域的转型并不完全协调和同步,三省市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基本相同,主要是经济增长效益与经济结构优化进展较慢,滞后于整体转型的步伐;(6)长三角转型发展面临众多制约因素,同时又拥有良好的现实机遇。当前制约长三角转型的因素主要有:传统发展观念、制度的缺陷、发展战略的缺陷、较弱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行政区经济的阻碍等。在面临众多制约因素的同时,长三角也拥有良好的现实机遇,主要体现在:城市层面,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区域层面,多重倒逼机制有利于促进长三角转型;国家层面,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区域转型;国际层面,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7)长三角转型发展内容繁多,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明确转型的重点和关键对策。长三角地区转型内容众多,纷繁复杂,而且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因此需要深刻理解各方面转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顶层设计,从整体的高度全面谋划长三角转型发展。这就需要从众多的转型内容中抓住转型的重点和方向,本文通过图解分析,寻找长三角转型的关键词和发展的重点,认为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社会公平、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核心城市功能,发展平台经济、推进区域一体化等应该是长三角未来转型发展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