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住宅建设。城市化带来的大量住宅建设与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形成了不可回避的矛盾。而且我国山地地形分布较广,耕地面积少,城市的发展不能无限的扩张,而是要向高空要空间。因此,近年来城市中高层住宅的建设量越来越大,而且我国的高层住宅占到高层建筑的一半以上。即使在发展相对缓慢的中西部地区,高层住宅也越来越多。我国中西部地区有许多的山地城市,因而在坡地环境下建设的高层住宅也越来越多。 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社会更加关注人居环境的安全,尤其是城市的防灾安全和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而高层住宅是一个城市中数量最大的建筑类型之一,研究其防火安全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我国的消防方针“以防为主,消防结合”可以看出,在高层住宅设计过程中做好防火安全设计,防火于未燃,能够更有效的保证高层居民的人居环境安全。坡地高层住宅由于其地形的特殊性,它的防火安全与平地高层住宅有共同之处,也有许多独具坡地特色的防火安全策略。本文试图以坡地高层住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紧密结合坡地条件的防火安全策略。 高层住宅的防火安全设计大多遵循《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但由于该规范是基于平地建筑而编制的,因此当其运用于山地城市的城市建设时,有诸多的不适应之处。而重庆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在2004年颁布实施了地方标准《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指导和规范当地坡地民用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该地方标准正在进行修编工作,不久后将上升为全国性规范。 本文以系统观、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作为坡地高层住宅防火安全策略的指导思想,以整体性、人性化,安全度作为坡地高层住宅防火安全设计的原则。由于笔者工程实践有限,所以仅从总体布局、建筑单体,以及提高防火安全度这三个方面研究坡地高层住宅的防火安全策略。文中有普适性的高层住宅设计的防火安全设计策略,但更多的是坡地条件下高层住宅的防火安全策略。 针对坡地高层住宅的总图布局,强调多因素的综合权衡,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防火安全策略:合理的建筑布局,包括坡地高层住宅的布局模式、建筑布局与坡地地形的关系、坡地建筑防火间距应该根据相对面高度进行计算;便于疏散扑救的人车交通组织,包括坡地高层住宅的车行交通组织模式、不同接地方式与消防车道的位置关系、坡地条件下消防车道的组织方式;以及兼顾消防的景观设计,包括景观绿化无碍消防车道和扑救场地、景观水体兼作消防水池、活动场地兼具疏散扑救功能。 针对坡地高层住宅的建筑单体设计,强调以人为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防火安全策略:厘清住宅选型中的防火概念,包括不同类型高层住宅的防火安全设计要求,以及平面形态与设置扑救面的关系;利用地形合理规划功能布局,包括坡地环境下不同功能组合的建筑分段确定防火类别、坡地建筑坡顶层可视作首层、吊层建筑宜垂直崖面划分防火分区;安全便捷的交通系统,包括交通系统的空间构成和设计要求、明确高层住宅中的常开防火门、交通系统的防排烟设计、利用接地层增加疏散路径;接地层合理引导人群疏散,包括接地层楼梯间的分隔措施、接地层楼梯间借用避难层引导人群的方式、适当放大接地层门厅空间。 针对提高坡地高层住宅的防火安全度,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防火安全策略:利用地形提高交通系统的防火安全度,包括利用地形合理规划疏散路径和扑救路径、设置水平联系通道增加疏散路径、天桥作为疏散通道的防火设计要点;立面造型遏制火势蔓延,包括消防扑救面的立面设计要求、保证窗槛墙高度、水平式遮阳阻碍火势向上蔓延、开敞式阳台利于避难扑救;以及坡地高层住宅停车库争取开敞面,提高防火安全度。 另外,还对重庆科技学院教职工住宅区采用的防火安全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其总图布局综合权衡了地形、交通、景观、防火等多个因素,使整个住宅区分区明确、人车流线互不干扰,而且其景观水体可兼作消防取水,景观绿地兼作扑救场地;其单体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性化的原则,使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均能自然采光通风,立面造型有效遏制火势蔓延;在停车库的屋顶和侧墙开设洞口,使其能够自然采光和自然排烟,有效提高了停车库的安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