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文性理论看汽车广告翻译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初,汽车行业就成为全球制造业中最重要的行业。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汽车消费市场。汽车行业的繁荣,离不开汽车广告的刺激。汽车广告作为一种推销产品、宣扬品牌、传播理念的重要手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则优秀的汽车广告翻译,不仅能够增加目标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熟识度,更能创造商业价值。汽车广告属于一种有明确商业目的的应用文本,翻译时不仅要求语言简练、重点突出,而且,为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需要考虑消费者的地域文化、消费心理、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差异。目前,汽车广告翻译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对象,多是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分析。本文试图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来探寻汽车广告的翻译策略。  互文性理论是1969年由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她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由一种马赛克似的引语拼积而成;每一个文本都是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化。20世纪90年代英国翻译理论家哈蒂姆和梅森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领域。他们指出,互文性理论和翻译研究有根本的契合,将翻译从原来封闭的结构中解放,并强调在翻译中发挥人的主观性和创造性。  本文意在通过互文性理论,结合杂志和网络等渠道获得的汽车广告翻译语料,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互文性理论在汽车广告翻译中的作用;如何应用互文性理论增强汽车广告的说服力;在互文性指导下,如何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  具体地,作者抽取具有代表性的英文汽车广告语,在充分论证显性互文性和成构性互文性在汽车广告翻译中运用的基础上,提出互文性理论可以增加汽车广告的注意价值、记忆价值和联想价值。文中中文译本的选取,一部分是与原文本相对应的,另一部分是作者自译的。结合具体实例,或者探讨互文性研究视角的具体应用,或者对比互文性视角翻译和其他翻译版本的优劣,并推导具体翻译方法。样本选取及语料库的使用统计是定量研究;针对研究问题进行个案对比,推导翻译方法是定性研究。  基于以上研究,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汽车广告翻译能使汽车广告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习惯,译者可以充分考虑目的语消费者的语言、文化和心理。根据不同的情况,译者可以保留、替代或者减弱原有的互文性语境。最后,作者以互文性为指导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包括音译法、杂合翻译法、引译法、仿译法、顺译法和创译法。希望能够为汽车广告翻译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其他文献
期刊
为加强传统节日保护、营造欢乐喜庆的氛围,2014年1月19日,文化部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周”活动。活动邀请浙江省的海宁硖石灯彩等四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作现场展示,深受观众喜爱与好评。  灯彩,又叫“花灯”,已有近2000年历史。特别在中国传统佳节里,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转眼又到春节,我又一次来到灯彩的故乡海宁,看看当地那些灯、那些人。  学者:奠筑理论基石
戏剧,不同于小说和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戏剧作品可以用作舞台表演的蓝本,也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因此,戏剧翻译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对中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