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糊语言转换的视角看杨译《红楼梦》中模糊语言翻译策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语言,语际转换和翻译是本文的关键词。"fuzziness"于多年前已经被广大群众认可,而"vagueness"在模糊语言学领域中却未被广大学者完全接受。"fuzziness"和"vagueness"二者之间的区分并不十分明显,且"vagueness"所包含的义项范围比"fuzziness"略广(此处可由朗曼当代英语词典中对于该两词的定义得出结论)。由此一来,基于本文中所述论证,"vagueness"更为切题。事实上,众多学者所关注的“模糊语言”方面的论题,相当部分可被视为"vagueness"所属范畴。尽管诸多学者对于“模糊语言”方面的翻译有着浓厚兴趣,但在对于《红楼梦》的模糊语言转换方面的翻译并未作出过多深入研讨。《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先生在该巨作中的措辞筛选复杂多变,意味深长。没有特殊的钻研和学习,该作品很难在没有恰当译文的情况下被外文读者所理解。本文在对现今的模糊翻译理论的引用下,以杨氏夫妇翻译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以及景物描写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并加以研究杨氏夫妇所采用的模糊语言翻译方法之精妙所在,在其针对不同模糊情况的语言表达所做出的相应的翻译方法中,采用的措辞,翻译理念以及表达方式的抉择均一一加以探讨学习并加以深入研究。正如朱光潜先生曾经所做出的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的,是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当然,该言论用于此处或许略有夸张,但朱光潜先生的精妙比喻恰到好处的暗示了对于模糊语言翻译的难度。本文聚焦于由杨氏夫妇翻译的《红楼梦》,针对该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以原著和英文译本间的对比进行翻译创新作为展望点。不同文化背景的融合、思维方式、表述习惯、语言排列顺序以及语境、语义结合等方面的合理把握能够使翻译思维的自然转换达到良好的展现效果,对于模糊语言翻译的发展也将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正>新西兰为南太平洋最大岛国,目前常住人口约440万,其中80%为英国移民后裔,9.7%为土著毛利族,华侨华人仅次于毛利族为第三大族群,约18万人,大部分集中在奥克兰,基督城、惠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如何保持和追求景观设计的本土性、生态性和独特性,并符合当今大众的审美情趣,已然成为景观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鉴于景观设计与语言学之间的共同点,本
本论文简述了高血压的现状以及抗高血压药物的发展状况,介绍了新型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ARB)的作用体系,作用机制以及作用特点。重点介绍了血管紧张素Ⅱ受
分娩后的产妇常有不同程度的虚脱症状,如乏力、褥汗、缺乳、恶露不止等临床表现,易患外感症,甚至产后热.为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我们于1998年5月至今,采用自拟产后康冲剂观察治
目的比较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的含量与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UmALB)的含量,研究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方法以在商洛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80例高血压患者和同期进行体
《第三极》《天山脚下》《香巴拉深处》作为系列自然纪录片是&#39;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国际传播&#39;探索之作,制作者对此进行了国产纪录片的市场化探索。在体制与理念上,体
目的探讨首次诱导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首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
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水稻,在其生产过程中面临着水资源日趋紧张及温室气体排放日渐增大的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寒地稻作为研究
产学研合作创新这种合作形式将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技术创新体系与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理论创新体系有效的联系起来,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相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金融政策的调控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在许多国家的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在我国也逐步受到重视并成为调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金融政策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