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探讨证型与体质和其他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以期提高PSD辨证分型的准确性,为PSD的预防与用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66例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的门诊和住院病人,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四诊信息,根据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判定,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探讨证型与体质和其他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以期提高PSD辨证分型的准确性,为PSD的预防与用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66例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的门诊和住院病人,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四诊信息,根据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判定,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使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使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证型与体质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166例PSD患者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最常见,之后依次为心脾两虚、肾虚肝郁、心肾不交、肝胆湿热和心胆气虚,中医体质类型以气郁质最常见,之后依次是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和平和质。经统计学检验,不同证型的体质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质与证型存在相关性,其中阴虚质者倾向于发展成心肾不交证;气虚质者倾向于发展成心脾两虚证,而不倾向于发展成肾虚肝郁证;血瘀质者倾向于发展成肾虚肝郁证;痰湿质者倾向于发展成肝郁脾虚证;阳虚质者倾向于发展成心脾两虚证。2.PS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的分布存在差异,经过验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性别:女性PSD患者倾向于发展成肝郁脾虚证,男性PSD患者倾向于发展成心脾两虚证(P<0.05);年龄:老年组PSD患者倾向于发展成肾虚肝郁证(P<0.05);病程:卒中急性期PSD患者倾向于发展成肝郁脾虚证,而不倾向于发展成肾虚肝郁证,卒中后遗症期PSD患者倾向于发展成肾虚肝郁证,而不倾向于发展成肝郁脾虚证(P<0.05);抑郁程度:肾虚肝郁证PSD患者HAMD评分显著高于肝郁脾虚证及肝胆湿热证PSD患者(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肾虚肝郁证及心脾两虚证PSD患者NIHSS评分显著高于肝郁脾虚证PSD患者(P<0.05);生活自理能力:肾虚肝郁证及心脾两虚证PSD患者BI指数显著低于肝郁脾虚证PSD患者(P<0.05)。不同证型的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主要证型进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肝郁脾虚证有相关性的因素为NIHSS评分、女性、病程2周内、痰湿质。与心脾两虚证有相关性的因素为男性、气虚质、阳虚质。与肾虚肝郁证有相关性的因素为年龄大于59岁、病程6个月以上、血瘀质。结论:1.PSD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以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肾虚肝郁为主。2.PS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体质分布不同,其中阴虚质与心肾不交证、气虚质与心脾两虚证和肾虚肝郁证、血瘀质与肾虚肝郁证、痰湿质与肝郁脾虚证、阳虚质与心脾两虚证均存在显著相关性。3.PSD患者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病程、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存在显著相关性;尚不能认为PSD患者中医证型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1)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与糖尿病患者微炎症因子PTX3以及IL-6、TNF-α水平差异,来评价微炎症因子PTX3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的价值。(2)评价中药固肾泄浊和络浓煎剂治疗DKD的临床疗效,其对患者肾功能、尿白蛋白量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3)观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在固肾泄浊和络浓煎剂治疗前后的微炎症因子PTX3、IL-6、TNF-α的水平,评价固肾泄浊和络浓煎剂改善DKD微炎症状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观察新蒲饮2号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病脾胃湿热证的Hp根除率、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安全性,评估新蒲饮2号联合奥美拉唑对Hp相关性胃病脾胃湿热证的治疗效果,旨在探求一种不含抗生素治疗Hp的安全有效的新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方法:选取就诊于南京市中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64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人。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清心滋肾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改良Kupperman围绝经期症状评定量表积分(KMI)、主证(烘热、失眠)、中医症候疗效与评分、焦虑自评量表积分(SAS)、抑郁自评量表积分(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性激素(FSH、LH、E2)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来证实清心滋肾汤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进一步推广清心滋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艺术性特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使用语言艺术来优化课堂教学,这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今教学体制改革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与挑战。笔者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观点,以期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目的:本研究以老年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T2DM)患者为研究目标,对衰弱进行筛查,探索糖尿病中医证型的分布与衰弱及各项相关临床资料以及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南京市中医院老年科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版)及结合临床实践对纳入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衰弱筛查,使用ICFSR特别工作组推荐的F
目的观察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Unspecified 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的临床特征,并使用直肠电刺激皮层诱发电位(Rectal cerebral evoked potentials,RCEP)及肛门直肠测压(Anorectal manometry,ARM)探讨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可能的神经机制。内容与方法(1)招募至南京市中医院肛肠中心门诊就诊的非特异性F
目的:1、了解克罗恩肛瘘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情况。2、探讨克罗恩肛瘘创面难愈合危险因素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药干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0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于南京市中医院本部、建邺分院、秦淮分院肛肠科收治的克罗恩肛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CD肛瘘患者男女比例为2.48:1,平均年龄为30.16±11.75岁,年龄波动于12~65岁;(2)CD患者集中在江苏省(127例)和安徽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在经后期阶段使用滋阴清热法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观察患者的月经情况、肾阴虚证候、子宫内膜(Em)厚度及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评价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女性对经间期出血的认识,并为经间期出血的防治提供更多的临床方法和依据。研究方法:收集60例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经间期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
目的:观察补肾固摄活血法对肾虚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评估补肾固摄活血法的临床疗效,明确该法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有效性,并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其用药安全性,希望能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方法:将60例来自南京市中医院门诊和病房的早期DN患者(证属肾虚血瘀)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研究目的:通过影像技术动态观察高位肛瘘患者切开挂线术前后肛直角的变化,为挂线疗法提出新的假说,证实缓慢勒割挂线刺激组织可促进肛直角二次形成,以防止肛门失禁。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2月期间收住于南京市中医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7例高位后马蹄肛瘘患者,根据公认、有效、安全、可比原则,进行自身前后对照。本试验涉及手术治疗均为传统切开挂线术,术后紧线方案统一,采用非盲设计。记录并比较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