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所有癌症的第9位。尽管其死亡率近年来逐渐下降,但仍位居所有癌症的第13位,严重影响人民身心健康。膀胱癌的早期转移是患者失去治愈性手术时机的重要原因。MicroRNA(miRNAs)能在转录后翻译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膀胱癌增殖及转移过程。MiR-22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存在分歧,有研究报道miR-2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等肿瘤中,可能是重要的抑癌miRNA;同时,一些文献也表明在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中,miR-22可能扮演促癌miRNA的角色。在膀胱癌中,miR-22的表达、功能及相关机制目前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通过对13例临床采集的膀胱癌样本及其配对癌旁膀胱组织样本行qRT-PCR检测,我们发现miR-2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普遍较对应癌旁组织低。利用Western Blot、CCK-8、RT-PCR、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检测,我们证实了上调miR-22的表达能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过程。UM-UC-3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构建,证明miR-22对于膀胱癌细胞的体内增殖及EMT过程有效抑制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构建我们阐明MAPK1和Snail是miR-22的直接靶标。机制研究表明,抑制MAPK1的活性能够显著降低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EMT过程;抑制膀胱癌细胞Snail的表达水平有效降低其侵袭和EMT过程。同时大样本数据统计得出MAPK1和Snail的表达量是膀胱癌患者预后判断的独立风险因子(n=401)。这些结果提示抑制膀胱癌增殖和EMT过程的关键靶基因。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膀胱癌背景下发现了一个重要的MAPK1/Slug/vimentin正反馈环路。miR-22可通过直接靶向MAPK1阻断MAPK1/Slug/vimentin环路。综上所述,miR-22在膀胱癌细胞增殖和EMT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我们理解膀胱癌的增殖和侵袭机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也为临床治疗膀胱癌提供了新的思路:上调膀胱癌细胞中miR-22的表达或靶向MAPK/Slug/Vimentin环路以抑制膀胱的增殖、迁移和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