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的学校运动会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展示当代大学生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也是对大学生实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的重要措施。但是高校运动会的改革远远落后于高校体育教学的进程,已远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和高校体育改革的步伐。特别是现在大部分高校体育课教学都实行了“三自主教学模式”即“学生可自主选择体育老师、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而相对于高等院校的运动会,仍然是改革力度不大,大多是模式陈旧、形式单一,学生对运动会的组织安排、项目设置等没有自主权,有一种“被运动”的倾向。自己作为吉林省高校的体育教师和定向在读硕士生,深感高校运动会改革的迫切与必要。以吉林省为例,研究普通高校运动会竞赛项目的设置,也自然成了自己毕业论文题目的首选。
研究普通高校运动会竞赛项目的设置,可以从理论上重新确立高校举办运动的指导思想,重新考虑运动竞赛项目设置的原则与方法,这对丰富运动竞赛学中的理论观点有着积极意义。另外,创建一种新的高校运动会各种项目的竞赛方案,在实践中不仅有利于收到运动会的实效,也可为其他院校运动会的改革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普通高校运动会竞赛项目的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吉林省的普通高校每年都有一次以上的运动会,其中69.23%的会期是两天,23.09%是两天半;其中92.3%的运动会是田径项目为主。校运会的模式基本上是模仿大运会和全运会,形式过于“规范”,但广大学生几乎没有自主权。(2)据调查,目前吉林省高校的学生不喜欢校运会达到了76.78%,而非常期盼和期盼举办运动会的也达到了80.73%。这种高期盼和较高的不喜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反映了学生改革运动会的心愿,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3)大学生对传统的铁饼、标枪、三级跳远、3000m,5000m、10000m、110m栏这些项目不喜欢的程度较高,而想增加难度低,集体性、娱乐性强,竞争性高的一类项目。(4)根据人文奥运的理念,本文认为普通高校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应当包括100m、200m、400m、800m、1500m、200m团体赛跑、4×100m接力、4×400m接力、8×200m接力、8×400m接力、16×200m接力、16×400m接力、跳高、跳远、开火车、拔河、躲避球、砸龙尾、场地投篮、跳长绳等。
最后,建议高校运动会的组织者准确把握人文奥运的理念,组织设计运动会时充分征询和听取学生的意愿;建议举办集中两天左右时间的运动会,既能够体现各种运动项目的“聚会”,也能体现观众和运动员的“聚会”;建议有志于此的同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真正设计出符合人文奥运理念的、能收到运动会预期目标的竞赛项目设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