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活力的展现,也代表着社会的多元与开放。在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已成为民主与社会价值的保护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融入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本文着眼于非营利组织的监督问题,以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的困难为切入点,旨在探讨实现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有效监督的途径。
本文依托于中国当前现实,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内、外监督相结合的理论构想,以期实现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良性发展。
论文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选题意义与目的、研究现状、写作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方法;论文的
第二部分首先对非营利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监督的概念进行了合理的界定,阐释了非营利组织监督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及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论文第三部分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的成功之处进行了简要概括,以及对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组织缺位、观念缺失等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有效监督的实际做法,通过对有益经验的吸收和借鉴以求为探索完善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监督体系提供指导;
论文第五部分根据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的具体现实和特定的历史条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体系的可行性途径:充分利用我国政府规制力量、发挥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及自律体系的作用,最终实现内、外监督体系相结合,共同协调运作的新格局。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体系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我们合理整合内、外监督的各种力量,实现良性互补。以期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并在诸多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