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扩大对欧元国际货币地位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j7724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元旦和2008年元旦,欧盟新近加入的10个新成员国中的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和马耳他先后分别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的第13到15个国家。从欧元的诞生到欧元区的扩大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前人已经在欧盟几次东扩上作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却疏于研究货币区域--欧元区的扩张问题。欧元区扩大不仅仅是一个事实,而且更是一种状态和趋势。欧元区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欧元在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乃至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发挥的作用必将产生改变,这必然会对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首先提出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综述了国内外欧元区扩大的理论和欧元国际货币地位的相关理论,并概述了欧元区扩大的历程。为了分析欧元区扩大对欧元国际货币地位的影响,本文从欧元区内经济基本面着手,先对欧元区扩大后内部经济情况展开分析,得出结论:新成员国与欧元区达到了较高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所以,加入欧元区把货币政策自主权统一交给欧洲中央银行给新成员国造成的经济稳定性损害不会太大,因此,欧元区内经济将趋于好转。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本文认为,欧元区扩大利大于弊,新加入欧元区成员国从扩大中获得的平均收益大于老欧元区成员国,欧元国际货币地位将上升。随着美元的疲软和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欧元与美元的博弈结果更趋明显。在不久的将来,欧元很可能超越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核心。本文不仅局限于对欧元区扩大对欧元本身国际货币地位的探讨,同时以此为鉴,辐射到亚洲货币合作中来。在简述亚洲货币合作路径、论证亚洲货币合作须采用单一货币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本研究对中国参与亚洲货币合作的启示。
其他文献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日、英、德、南韩等国家掀起了混业经营的浪潮,并先后建立了规模庞大的金融控股公司,其业务范围涵括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各个方面。此时,旧的金融
文化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意识,是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要素,推动或阻碍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一个区域的经济进行研究,需要重视该区域的文化因素,通过挖掘区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可对区
多阶段网络化DEA模型对于打开企业经营“黑箱”,评价决策单元的整体效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对原有的把经营过程视为黑箱、以投入和产出决定效率的传统DEA模型的改进。多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