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验证公司战略及其实施与董事选聘和董事会构成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本文选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异地并购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2004-2012年由上市公司发起的异地并购样本,我们首先实证分析了异地独董的选聘对公司并购成败以及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有目标方所在地任职经历的异地独董的选聘能够促进并购成功,但往往伴随着较差的短期并购绩效,然而当收购方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高于目标方时,选聘此类独董的公司短期并购绩效更好。从公司特征来看,上述结论在国有企业、竞争行业以及周边城市的企业中得到了充分验证。长期来看,无论是经营绩效还是并购绩效都不会受到异地独董选聘的影响。为了降低异地独董选聘与异地并购恰好前后发生的可能性,我们对“过河拆桥”和连续并购这两类特殊的样本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发现,并购公告时有目标方所在地任职经历的异地独董在任时间越短,其并购之后被“过河拆桥”的概率越大;首次选聘有目标方所在地任职经历的异地独董后并购绩效越好的公司,在发起下次并购之前越有可能选聘此类独董。这从不同的角度为收购方在并购之前有目的地选聘有目标方所在地任职经历的异地独董提供了证据。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表明,治理水平较高的公司选聘异地独董的并购效果更好。多个角度的稳健性检验证实了上述结果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基于并购战略,收购方在异地并购之前会主动选聘有目标方所在地任职经历的独董来调整董事会结构,但这种行为需要以较好的治理水平、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作保障才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我们的研究为公司战略与董事选聘和董事会结构变动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经验证据,并进一步说明异地独董选聘的并购效果好坏是收购方目前公司治理状况的反映,从而间接地为公司治理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