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金娘科(Myrtaceae)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为常绿乔木,枝叶茂盛,一年花期两次。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海南省从5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现已扩大试种。该丁香为我国传统进口中药,花蕾部位被国家卫计委列为药食同源物质,丁香花蕾、丁香果实已在中国药典(2015版)中药材收录内,丁香茎叶油在药用辅料收录内,药理活性丰富,在食品、药品以及香精香料等行业用途广泛。目前花蕾部位的利用价值研究已日趋完善,而果实、枝和叶的综合利用价值还有待研究。本研究以丁香花蕾、果实、枝和叶4个部位为研究对象,对各个部位的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各个部位的药用和食用方面的综合利用价值,为将来对丁香植株各部位的深入开发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中药化学成分系统预实验法检测4个部位的化学成分类型,采用抗氧化活性(ABTS+、FRAP、DPPH法)对各部位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初步活性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各部位挥发油并使用GC-MS对各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比较,采取多种色谱分离纯化手段对丁香果实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参考食品安全标准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方法,对丁香各部位的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和卫生学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丁香各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类型相似,仅丁香枝皂苷类检测呈现正反应。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分析发现丁香花蕾的抗氧化活性表现最优,各部位ABTS+清除率总体情况为:花蕾>叶>果实>枝,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总体表现为:花蕾>果实>叶>枝,DPPH清除能力总体表现为:花蕾>叶>果实>枝。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各部位的挥发油,丁香花蕾挥发油含量达到12%,远高于其他三个部位,丁香各部位挥发油成分中丁香酚、石竹烯、乙酰丁香酚三种主要成分总含量占比均达50%以上,丁香花蕾、果实、叶三个部位挥发油成分相似度较高。(2)使用GC-MS从丁香果实石油醚萃取物中分析鉴定出26种成分,从二氯甲烷萃取物油状流分中分析鉴定出25种成分。从丁香果实分离纯化得到16个化合物并鉴定为:(1)母丁香酚、(2)Methylxanthoxylin、(3)Xanthoxylin、(4)甲基丁香色原酮、(5)1-(2,6-Dihydroxy-4-methoxy-3-methylphenyl)ethenone、(6)棕榈油酸、(7)番樱桃素、(8)白桦酸、(9)异甲基丁香色原酮、(10)香兰素、(11)桦木醇、(12)对羟基苯乙酮、(13)齐墩果酸、(14)二甲基黄花木素、(15)3,3-Di-O-甲基鞣花酸、(16)3,4,3-三甲基鞣花酸。其中化合物(3)、(5)、(7)、(10)、(11)、(14)、(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10)、(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3)丁香花蕾总脂含量达123.58 mg/g为各部位中最高,丁香果实总糖含量168.12 mg/g为各部位最高,丁香叶蛋白质含量61.75 mg/g为各部位最高,丁香枝粗纤维含量368.55 mg/g为各部位最高。各部位均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丁香花蕾K、Mg、Na元素含量最高,丁香果实Fe元素含量最高,丁香叶Ca元素含量最高。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占比最高的是丁香枝,其相对含量达到73.66%;丁香果实和叶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高,分别为15.47%和14.04%,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最高为丁香花蕾,达到了41.93%。氨基酸组成中丁香花蕾和果实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均为脯氨酸,分别为154.9 mg/kg和203.7 mg/kg;丁香枝含量最高的氨基酸为精氨酸250.1 mg/kg;丁香叶含量最高的氨基酸为组氨酸120.6 mg/kg,各部位通过EAA值氨基酸价值评价为:花蕾≈果实>叶>枝。(4)丁香花蕾植酸和单宁酸含量分别为40.10 mg/g和3.58 mg/g为各部位中含量最高;丁香叶草酸和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含量分别为3.29 mg/g和0.83 mg/g为各部位中含量最高;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TIA)以丁香果实44.2 mg/g为最高;粗凝集素含量丁香果实1.92 mg/g为各部位最高,果实和叶的粗凝集素在未进行稀释的情况下具有微弱的凝血现象。(5)丁香各部位样品在167种常用农药中仅检出二苯胺和哒螨灵两种农药,含量最高部位均为丁香花蕾,分别为0.24μg/g和3.13μg/g,低于食品安全标准限量;丁香各部位样品重金属残留检测结果均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污染物限量,所有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丁香各部位样品菌落总数检测结果远低于国家标准的限量,其他菌种指标也符合限量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丁香除花蕾确实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外,其果、枝和叶等器官也均具有作为药材或药用辅料开发的研究价值,丁香各部位化学成分仍有很大研究空间。本研究结果发现从丁香果实分离得到的多数化合物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具有进一步深入探索可作为新药研发活性成分结构的潜力。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发现丁香各部位的营养成分各具优势,均具有较强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且抗营养因子含量均较低,可根据各部位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发为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调味品或饲料等产品,丁香果实与丁香花蕾营养价值相近,可作普通食品、添加剂、调料、保健品等方面产品的开发,丁香叶可作茶叶、调料或动物饲料等方面的开发,丁香枝适合作为饲料或饲料添加剂进行开发。同时丁香各部位卫生学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限量,这表明在与该样品同等生长条件下,丁香各部位作为食品食用能保证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