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粒子的应用领域非常广,在磁记录法,光学测定和医学诊断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本文主要是讨论纳米金和修饰后纳米银在测定三聚氰胺物质具有独特选择性和较好的灵敏度,并且文章还就五种β-环糊精衍生物对三聚氰胺显色影响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纳米材料的文献综述。先对纳米材料的介绍,其中着重写纳米金和纳米银的光谱性质,及其混合金银纳米材料的属性;然后综述了纳米金和纳米银溶胶的制备方式,其中穿插介绍一些核壳模型的制备方式;最后综述的是纳米金银材料的应用。
第二章:通过实验条件的合理控制,合成了具有一定纳米粒径范围的纳米金,利用三聚氰胺对纳米金颗粒聚集状态的改变以及所引起的纳米金紫外可见吸收性能的改变,建立了三聚氰胺可视化色度快速分析方法体系。探讨了该检测体系的显色机理以及盐浓度,pH值,还原性物质对显色灵敏度和显色稳定性的影响,确立了牛奶中三聚氰胺检测的最优条件。在确定的方法体系下,三聚氰胺浓度与体系吸光度在0.3-0.5mg/L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1mg/L。结果表明,纳米金用来测定三聚氰胺简便有效,灵敏度高,成本较低,易于在实验室中推广使用。
第三章:用一种新的修饰物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纳米银,从而增加纳米银的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同时用红外和透射电镜对合成的物质表征。利用合成的新材料来对三聚氰胺进行可视化检测,实验中当三聚氰胺的浓度为250μg/L时,修饰后的纳米银粒子的溶液表现出从黄色到绿色高度灵敏的颜色变化,并在几分钟内迅速聚集,这些现象可以用裸眼看到,也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实验中探讨了它的显色机理,硝酸银量的不同对制备的纳米银的影响,所制得的纳米银材料的稳定性,pH值和还原性物质对它的影响。
第四章:用硫代丁二酸修饰的纳米银来检测Pb2+,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由于硫代丁二酸含有S原子,很容易修饰在纳米银上,增加纳米银的稳定性和显色能力,通过透射电镜可以清晰的看出当Pb2+浓度达到一定的值时,修饰后的纳米银发生团聚,从而颜色发生改变。再运用紫外检测器精确的定量,从而能达到检测金属离子的目的。本章对其机理,九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稳定性,标准曲线,检测的灵敏度,pH值和盐浓度对它的影响进行探讨。总体来说,检测限比较低,灵敏度比较高,线性范围明显。
第五章:本章主要是讨论五种β-环糊精衍生物对三聚氰胺的包裹情况,进而讨论纳米金和纳米银在检测三聚氰胺时,外界物质对它的显色的影响。实验中发现三甲基β-环糊精和磺酸化β-环糊精对三聚氰胺有不同程度的包裹。然后结合实际奶粉样品两种不同显色体系,运用液相色谱检测情况对比,从而探究β-环糊精衍生物对纳米金与纳米银显色的影响。其中两种奶粉样品,一种是和纳米材料显色正常,一种是不显色,进一步证实在实际奶粉中有可能会出现类似β-环糊精衍生物这样能包裹三聚氰胺的物质,从而干扰其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