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y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15-2016和2016-2017连续两个小麦生长季,选用大穗型品种泰农18(T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22(S22)为试验材料,设置不灌水(W0)、每次灌水45 mm(W45)、60 mm(W60)和75 mm(W75)4个灌溉水平,泰农18选用135(D135)、270(D270)、405(D405)、540株m-2(D540)4个种植密度,山农22选用90(D90)、180(D180)、270(D270)、360株m-2(D360)4个种植密度,研究了灌水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麦田耗水特性、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灌水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灌水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泰农18和山农22的单位面积穗数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呈降低趋势,籽粒产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在各灌水量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泰农18和山农22单位面积穗数呈增加趋势,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呈降低趋势,两品种冬小麦的产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当泰农18种植密度增加至D405时,山农22种植密度增加至D270时,W45条件下与W60条件下两品种冬小麦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在每次灌水量为W0、W45、W60、W75条件下,当泰农18种植种植密度由D135至D405时,山农22种植密度由D90增加至D270时,两品种产量呈增加趋势,但这种增产效应随灌水量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在当前推荐每次灌溉定额60 mm基础上,适当降低灌水量,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可以实现稳产,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种植密度增加的增产效应明显减弱。泰农18和山农22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在不同灌水量种植密度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一致。2不同灌水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泰农18和山农22的总耗水量呈增加趋势。在各灌水量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两品种冬小麦总耗水量呈先增加后持平的趋势,两品种冬小麦种植密度由D135(D90)增加到D405(D270)时,总耗水量持续增加,且这种效应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强。这从狭义节水的角度显然是不希望得到的结果。然而,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得益于土壤中根长密度的增加,增加种植密度将有利于提高冬小麦对土壤水的利用,特别有利于对于下层(1-2 m)土壤水的利用。当种植密度再由D405(D270)增加到D540(D360)时,总耗水量没有显著增加。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两品种冬小麦全生育期内对0-2m土层土壤水消耗量呈降低趋势。在灌水量为W0、W45、W60、W75条件下,泰农18种植密度由D135增加至D405时,山农22种植密度由D90增加至D270,两品种冬小麦对0-2 m土层土壤水总消耗量增加,但0-1 m土层土壤水消耗量占0-2 m土层土壤水总消耗量比例降低,1-2 m土层土壤水消耗量所占比例提高。0-2 m土层土壤水总消耗量和1-2 m土层所占比例的增加效应随每次灌水量增加而增强。3不同灌水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泰农18和山农22叶面积指数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在灌水量为W0、W45、W60、W75条件下,拔节期前两冬小麦品种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泰农18种植密度为D540,山农22种植密度为D360时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拔节期以后,两品种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泰农18种植密度为D405,山农22种植密度为D270时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表明合理的灌溉和密植有利于构建高效的群体,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叶面积指数的增加,从而为高产高效奠定基础。4不同灌水量和种植密度对棵间蒸发量及其占农田总蒸散量的影响拔节期之前,在各灌水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两品种冬小麦的棵间蒸发量呈降低趋势,而植株群体蒸腾量呈上升趋势。拔节期之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品种冬小麦棵间蒸发量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种植密度为D405(D270)时,棵间蒸发量达到最小值,而植株群体蒸腾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种植密度为D405(D270)时,群体蒸腾量达到最大值。各灌水条件下,两品种冬小麦棵间蒸发量占总蒸发蒸腾量的比例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两品种冬小麦种植密度为D405(D270)时比例达到最小值,且在比例最小的密度处理中,每次灌溉量W45的处理显著小于每次灌溉量W60的处理,这应当与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密切有关,同时也说明增加种植密度和灌水量后总耗水量的增加更多地用于植株蒸腾而非棵间蒸发,从而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5不同灌水量和种植密度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随灌水量的增加,优化种植密度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的增幅降低,两品种冬小麦种植密度为D405(D270)时,每次灌溉量W45的处理显著高于每次灌溉量W60的处理,主要是因为增加种植密度、降低灌水量后,增加了冬小麦根系对深层土壤水的吸收利用,降低了棵间蒸发量占总蒸散量的比例,从而实现了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过程性评价是提高高校英语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高校英语情景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可以转变现有教学的评价手段,根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展开评价,并通过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本文针对过程性评价在高校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过程性评价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影响,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构建英语能力的培养体系,加强情景教学的实践功能,优化评价过程,最终促进高校英语情景教学
近年来,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活动的频繁,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所引起的油污事件也越来越多。油气资源是各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随着陆地的油气资源日益趋近枯竭,各国逐渐地将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转移到海洋,我国也日益重视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活动。但同时,这一活动产生的油污也给受害者以及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中一旦发生事故造成油污,就极易产生巨大的损失,可能涉及的损失包括清理油污的费用、生态
[目的]探讨提高痛风病人遵医行为的对策。[方法]采用访谈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自控能力差、治疗方法欠妥3项原因占73.96%,是造成不遵医行为的主要
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中国女性,也走过了从“的确良绿军装”到LV性感套装的60年激情岁月。今天,抹着娇兰御廷兰花、喷着香奈儿五号、涂着兰蔻玫瑰唇膏……你还能回忆起儿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