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选用9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系),按P(P+1)/2的不完全舣列杂交设计,人工组配成两套包括亲本(P)、F_1和F_2 3个世代的遗传材料。采用包括种子、细胞质、母体植株三套遗传体系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早季、晚季)稻米可溶性糖含量、总氮含量和糖氮比的遗化及其与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 遗传方差分析表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总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9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系),按P(P+1)/2的不完全舣列杂交设计,人工组配成两套包括亲本(P)、F_1和F_2 3个世代的遗传材料。采用包括种子、细胞质、母体植株三套遗传体系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早季、晚季)稻米可溶性糖含量、总氮含量和糖氮比的遗化及其与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 遗传方差分析表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总氮含量和糖氮比均受种子、细胞质和母体植株三套遗传体系控制,其中在早季环境下细胞质基因效
其他文献
小麦白粉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国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抗源单一。由于白粉病的抗性鉴定需要特定的接种鉴定方法,并且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往往导致鉴定结果不可靠,使现有的有效抗病基因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随着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小麦品种遗传改良中的广泛应用,建立有效的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对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小麦抗病遗传改良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 RAPD 分子标记.
为探明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和土壤氮素残留规律,为半干旱区覆膜种植方式的优化提供参考,2015~2016年在宁夏彭阳县设置了全膜双垄沟种植(D)、半膜平铺种植(F)、垄沟集雨半覆盖(R)不同覆膜方式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玉米田土壤温度与水分、作物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氮素残留等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为:1、全膜双垄沟种植(D)和半膜平铺种植(F)提高了旱作玉米农田收获期0~60
本研究对玉米与其近缘种的基因组构成、它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它们间的可杂交性进行了分析;对远缘杂交创制出的一批特异种质材料如突变体、非整倍体和代换种质的遗传背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模式植物。尽管水稻向地性突变体早在1938年就有相关报道,但对它的研究较少。相关基因的遗传定位及基因克隆未见报道,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更是未知。为了研究水稻向地性生长这一特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从籼稻品种E优428的诱变M_1代群体中获得一份向地性突变体,该突变体在苗期倒伏生长,成熟期呈匍匐型生长,其它性状未发现异常。初步的生理研究表明该突变体不
大学生往往有逆反心理、暴力行为、社交退缩、社交攻击、自信心不足、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这与大学生成长的原生家庭有关.问题型家庭关系有包办型、暴力型、疏离型、冲突型、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只有友好往来,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工作才有实效。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也是践行民族团结的主力军。文章以塔里木大学为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饲、工业用作物,对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玉米螟特别是亚洲玉米螟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产。提高玉米的玉米螟抗性是防治螟害、减少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