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妇女体重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m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产后1年体重滞留的情况,探究孕期体重变化趋势与产后行为对产后1年内体重滞留的影响,为孕期合理增重和减少产后体重滞留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调查现场选择在合肥市保健系统内某区妇幼保健站,招募的研究对象为分娩后初次参加产检的妇女,使用合肥市孕产妇管理系统和孕期管理档案等获得研究对象的孕期增重情况,并建立基线资料,跟踪随访5次。了解调查对象产后42天、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运动、哺乳等行为,根据孕前体重计算产后不同时点的体重滞留,以此来进行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资料采取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产后体重滞留及孕期增重的影响因素,描述妇女从孕期到产后1年的体重变化趋势。  结果:(1)研究对象产后42天,3、6、9、12个月恢复到产前体重率分别为6.9%,8.3%,14.4%,21.9%以及32.0%,产后体重滞留随时间逐渐降低,分别为(6.50±4.33)kg,(6.00±4.46)kg,(5.22±4.73)kg,(4.09±4.78)kg和(2.52±4.65)kg。  (2)不同BMI组的妇女产后体重滞留随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超重肥胖者在产后3个月内体重滞留反而可能增加;  (3)孕期增重过多引起产后体重滞留增加,是产后体重滞留的重要预测因子;孕期体重增加在孕中期20~24周增加最为迅速,孕晚期体重增加速率逐渐降低;  (4)孕前 BMI、喂养方式以及静坐时间也是产后体重滞留的主要影响因素。孕前BMI与产后BMI变化存在时间的交互效应;6月内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降低产后6、9、12月时的BMI;而每日静坐时间超过7个小时者产后6、9、12月的体重滞留较多。  结论:将孕前BMI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助于减少孕期增重增加过多;适宜的孕期增重,产后母乳喂养,减少静坐行为可以有效地改善产后1年体重滞留。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心血管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以及生命质量现状,探讨影响心血管病患者自我管理及生命质量的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