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动画走过80多个春秋,经历了以《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和水墨动画为代表的辉煌期,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化发展冲击之后,如今正在艰难地复苏。造成中国动画目前现状的因素是多重的:中国动画从诞生始至九十年代,一直重文化轻产业;政府长期的忽视导致境外动画泛滥,即使设闸,被洪水冲毁的失地也难在短时间内收复;急功近利的心态,致使如今的中国动画在文化承载上丢弃严重,只重产量不重内容。晚起步的重庆动画,少了许多沉疴,较易摆脱固有观念的枷索,但原创优势动画品牌的缺失,使重庆动画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如同空中楼阁。本文主要从传播学和产经济学出发,基于产业链的分析工具,在中国动画产业与市场的大环境下,剖析重庆动画产业现状,尝试初步建构重庆动画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本文的前三部分,对动画和动画产业进行了定义,并界定了本文所论述的动画产业范围。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浅析动画解读机制。对具有代表意义的中、美、日、韩四国动画产业发展史做一个概况介绍,明晰世界动画的产业脉络。第四部分,站在中国动画产业的宏观角度,用“产业链”分析工具剖析重庆动画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庆动画产业起步晚,发展快,但存在的问题仍使其无法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成本回收困难。原创力量薄弱,原创优势动画品牌缺失;制作期资金短缺,无法保证作品质量;动画电影市场严重缺席,电视动画供需错位,造成三级价格歧视理论的应用阻碍,使动画制作机构定价被动。第五部分,初步建构重庆动画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指出政府在动画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初期可适当制定信贷补贴等产业政策,但推动创新需放首位;落户重庆各区域的动漫基地要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在重庆市动画区位品牌的共同目标下,发展合作与良性的竞争关系。走产品差异化路线,着重从针对稀少题材的补少做大和受众年龄层的率先规模化开辟入手,注重思想内涵和文化承载的中国风格,而非单一的画面艺术表现手法。第六部分,总结全篇,提出中国动画和重庆动画产业亟需解决的五个问题及其对策,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