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研究了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从人群资料分析氯化消毒剂及其副产物与疾病相关的流行病学特征,从动物、器官、细胞及分子水平,测定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鉴定三氯异氰尿酸可能的毒性靶器官,筛选三氯异氰尿酸致靶器官早期损伤的效应分子,为三氯异氰尿酸的人群暴露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并对三氯异氰尿酸的毒性效应机制进行了探索。方法:1.文献综述三氯异氰尿酸及氯化消毒副产物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概况,为实验提供流行病学依据。2.用不同浓度的三氯异氰尿酸溶液暴露斑马鱼,观察急性毒性反应,确定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的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3.根据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的96h半数致死浓度,设计暴露剂量。分别观察暴露后斑马鱼的脑、肝脏、精巢和卵巢等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初步筛选出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急性损伤的靶器官。4.通过病理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靶器官肝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辅助确定靶器官。5.暴露24h后,取肝脏组织,双向荧光差异电泳结合质谱成像技术MALDI-TOF/TOF-MS分析筛选差异蛋白,并且鉴定差异蛋白及其功能。6.对经过筛选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蛋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7.用蛋白印记法验证差异蛋白表达量。从而在分子水平上,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分析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的急性毒作用的效应分子。结果:1.我们研究结果发现,斑马鱼对不同浓度三氯异氰尿酸的急性毒性反应不同。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的96h半数致死浓度为551.056μg/L。2.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的脑、精巢、卵巢的毒性作用不明显。3.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肝脏造成急性损伤,损伤随着染毒浓度的增高而增大的趋势。初步筛选出肝脏是三氯异氰尿酸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4.三氯异氰尿酸暴露引起斑马鱼肝脏组织发生细胞凋亡、组织充血、组织形成部分空洞等病理变化,细胞核和线粒体病变最严重,可能引起斑马鱼发生疾病和死亡,并且随着染毒浓度增加,损伤也逐渐增大。5.经过双向荧光差异电泳技术和质谱鉴定,我们发现了BHMT、HPDA、FABP10A、ALDOB等表达差异蛋白。6.三氯异氰尿酸会造成斑马鱼肝脏组织细胞中的BHMT蛋白的表达抑制。结论:1.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急性毒性根据《全球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协调手册》(The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Labelling of Chemicals,GSH)以LC50为标准分类,属于高毒物质。2.经三氯异氰尿酸暴露后,斑马鱼脑、精巢和卵巢病理变化不明显,肝脏可能是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主要靶器官之一。3.BHMT蛋白可能是三氯异氰尿酸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早期效应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