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蒽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富集规律及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364199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危害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环境中90%以上的PAHs最终进入土壤,不但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而且容易进入作物体内,影响作物生长和品质,并通过生物链进入生态系统,从而危害人类健康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为了科学地评价土壤环境质量,需要建立PAHs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本文以荧蒽(FLA)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稻和小麦的盆栽实验研究黄棕壤和潮土中添加不同浓度荧蒽后,土壤中荧蒽变化情况、植物吸收富集和传递特征及植物生长和籽粒品质的变化,通过拟合“剂量-效应”方程获得对应的土壤荧蒽临界值,为多环芳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在实验所设浓度下(0~50mg·kg-1),荧蒽对水稻产量不存在抑制作用,反而促进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但高浓度荧蒽处理抑制稻米中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稻米中脂肪的积累,造成稻米中灰分含量降低,对稻米中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明显。水稻各部位对荧蒽的吸收累积随土壤中荧蒽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荧蒽在水稻中的传导系数随荧蒽浓度增加而减小;荧蒽在不同土壤中的老化、降解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与黄棕壤和潮土的有机质、养分、阳离子交换量等有关。(2)在本实验所设浓度下(0~100mg·kg-1),荧蒽对小麦生长不存在抑制作用,反而促进小麦籽粒产量;小麦各部位荧蒽累积与土壤荧蒽浓度呈正相关,小麦各部位荧蒽浓度的变化趋势为根>籽粒>茎叶,小麦各部位的富集系数随荧蒽处理浓度增加而减小;土壤中荧蒽浓度越大,根向茎叶传递的抑制越强。荧蒽抑制小麦籽粒中脂肪的积累,高浓度荧蒽降低小麦的灰分含量,但对小麦蛋白质和淀粉的影响不明显。荧蒽在土壤中的老化、降解及荧蒽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关。与淹水种植的水稻相比,旱作小麦种植方式更有利于土壤中荧蒽的降解。(3)通过“浓度-效应”关系分别拟合出荧蒽污染下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和籽粒品质效应方程,以水稻和小麦生物量或品质下降10%计算出两种土壤的荧蒽临界值。得到水稻根系减产10%时,黄棕壤中荧蒽的临界含量是1.890mg·kg-1;稻米蛋白质减少10%时,黄棕壤和潮土中荧蒽的临界含量分别是7.337mg·kg-1和1.690mg·kg-1。小麦脂肪减少10%时,黄棕壤和潮土中荧蒽的临界含量分别是3.726mg·kg-1和0.446mg·kg-1。
其他文献
《儒林外史》之所以能发人深省,是因为它以时代发展为背景,以科举制度为出发点,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以讽刺为武器,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如实刻画,折射出社会风
以复杂网络描述产业间技术扩散,基于概率论和网络技术设计产业技术流网络建模与结构效应分析方法,提出产业技术流网络(ITFN)概念及其随机、动态、多层和复杂性特征。改进Weav
<正>近年来,领导力被许多企业认为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项能力,也是企业获得稳健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保障。企业领导力,特别是CEO的领导力越来越受企业,研究和咨询机
光学材料在紫外波段色散大选择少而使得光学系统在紫外波段色差校正变得困难,设计时在反远距的结构形式中引入一组准无光焦度的镜组以平衡整个系统的色差,并讨论了几种光学材
结合实际,在分析船舶柴油机在运行阶段产生的污染种类以及形成因素的基础上,详细论述船舶采油机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同时对船舶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总结,实践可
<正>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学
<正>教研活动是教师群体交流经验、切磋教法、探索教改的集体活动,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教研活动搞得好,教师成长得就快。而听课、评课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如
聚羟基烷酸脂(Polyhydroxyalkanoates,简称PHAs或PHA)可以由PHA产生菌利用有机废物水解发酵液进行合成,由于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及可再生性,是一类有望代替传统石化塑料的新型生物
烧结技术对铁氧体的性能具有决定意义,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烧结技术,主要包括固相烧结、液相烧结、等离子体烧结和微波烧结,分析
《红楼梦》中贾宝玉对"玉"的态度包含着深层的文化意蕴:初步的男女平等的思想意识及对"金玉良姻"的反叛。同时,与上述"玉"的文化意蕴互为表里、相映成趣的,乃是"玉"在全书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