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产酸合成聚羟基烷酸酯工艺稳定运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羟基烷酸脂(Polyhydroxyalkanoates,简称PHAs或PHA)可以由PHA产生菌利用有机废物水解发酵液进行合成,由于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及可再生性,是一类有望代替传统石化塑料的新型生物塑料。但是传统PHA纯菌合成过程中较高的原料、消毒以及微生物分离纯化成本,使得PHA的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对其产业化应用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兴起的PHA混菌合成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无需灭菌,在采用了低廉成本底物的同时对废水中的废弃碳源物质进行了有效的回收利用。混合菌群利用废弃碳源合成聚羟基烷酸酯的工艺,在解决废弃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的同时,获得了高价值的生物塑料PHA产品,对降低其生产成本、促进其大规模生产与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段式PHA混菌合成工艺是近期研究中被广为采用的一种PHA生产模式,包括废碳源的水解酸化、产PHA菌的定向富集以及PHA的合成三大步。而PHA产生菌的定向富集直接决定了后期PHA合成步骤的合成效率以及工艺成本,是三段式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控制富集期中易于出现的污泥膨胀问题,优化富集菌群提取时机,为PHA合成阶段提供稳定高效的菌源,是该工艺实际应用所面临的最关键的一个难题。本实验基于以蔗糖产酸废水为底物的PHA三段式生产工艺,采用蔗糖产酸废水作为底物,考察了不同进水底物浓度与不同生活污水掺混比对SBR富集反应器启动期污泥稳定性及PHA合成效率影响,以及连续流富集反应器启动期污泥沉降性能与PHA合成能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发现,在以SBR作为产PHA菌富集反应器时,不同进水底物浓度与不同生活污水掺混比均能对产PHA菌富集反应器启动期污泥稳定性及PHA合成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掺混10%生活污水的产PHA菌富集反应器的污泥稳定性优于不掺混及掺混20%生活污水,但这一改变对启动期污泥沉降性的改善十分有限,仍未能最终避免污泥膨胀的出现;而不同的进水底物浓度则对微生物菌群的稳定性产生了较大影响。长期实验证实,适中的进水底物浓度(约1100mgCOD/L)能够在较低的污泥龄条件下(SRT=1天)长期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稳定运行(MLSS≈3000mg/L),同时又具有令人满意的PHA富集效果,其在运行第94天批次试验中分别达到了0.7145PHA COD/底物COD的PHA转化率以及0.1912mg COD PHA/mg X/h的PHA比合成速率。与此同时,我们证实了连续流富集反应器不能够解决启动期出现的污泥膨胀问题,而在出现污泥沉降性恶化时亦无法便利的采取补救措施,故不宜作为最佳的富集反应器形式使用。此外,我们证实了细胞内糖原水平与其PHA合成能力呈正比,在富集过程中可将糖原作为富集效果的指示指标,并为第三阶段选择最佳的种泥提取时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手术收治的61例肝外胆管癌临床资料。结果其中胆管中段癌28例、胆管下段癌33例。胆管中段癌根治性切除率为64.29%,手术
何之元出自庐江灊县何氏,是南朝梁陈时期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所撰《梁典》为两晋南朝编年体史著的殿军之作,其历史编纂和史学思想受仕途历程影响较大,文章对其仕宦经历进行了详
《儒林外史》之所以能发人深省,是因为它以时代发展为背景,以科举制度为出发点,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以讽刺为武器,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如实刻画,折射出社会风
以复杂网络描述产业间技术扩散,基于概率论和网络技术设计产业技术流网络建模与结构效应分析方法,提出产业技术流网络(ITFN)概念及其随机、动态、多层和复杂性特征。改进Weav
<正>近年来,领导力被许多企业认为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项能力,也是企业获得稳健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保障。企业领导力,特别是CEO的领导力越来越受企业,研究和咨询机
光学材料在紫外波段色散大选择少而使得光学系统在紫外波段色差校正变得困难,设计时在反远距的结构形式中引入一组准无光焦度的镜组以平衡整个系统的色差,并讨论了几种光学材
结合实际,在分析船舶柴油机在运行阶段产生的污染种类以及形成因素的基础上,详细论述船舶采油机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同时对船舶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总结,实践可
<正>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学
<正>教研活动是教师群体交流经验、切磋教法、探索教改的集体活动,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教研活动搞得好,教师成长得就快。而听课、评课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