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四种风毛菊属植物表型可塑性的比较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y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界中,表型可塑性广泛存在,常常涉及生态相关的生理、形态和生活史特征,且物种之间表型可塑性的区别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进化意义。本文比较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常见的四种风毛菊植物:大耳叶风毛菊(Saussurea macrota Franch.)、风毛菊(Saussurea japonica(Thumb.)DC.)、长毛风毛菊(Saussurea hieracioides Hook.f.)和甘肃风毛菊(Saussurea kansuensis Hand.-Mazz.)对不同光照和营养水平的表型可塑性响应。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四种植物的幼苗出土、存活以及生长和形态方面的可塑性差异。我们希望通过分析风毛菊属四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和营养条件下的表型可塑性响应的差异,探索植物可塑性与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不同植物出苗率、幼苗死亡率对光照处理的响应有所不同。大耳叶风毛菊和风毛菊具有高出苗率、低死亡率,长毛风毛菊是高出苗率、高死亡率,甘肃风毛菊是低出苗率、高死亡率。 2。四种植物在响应营养、光照条件空间变化时表现出很强的生长和形态可塑性,生长和形态对光照和营养响应的可塑性在物种间差异显著。广布种大耳叶风毛菊和风毛菊的表型可塑性高于特化种长毛风毛菊和甘肃风毛菊。 3.四种植物在HL处理下的比叶面积均高于HH处理,大耳叶风毛菊和风毛菊的比叶面积可塑性指数明显高于长毛风毛菊和甘肃风毛菊。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不同资源条件下,大耳叶风毛菊和风毛菊的表现优于长毛风毛菊和甘肃风毛菊,即大耳叶风毛菊和风毛菊具有更宽的更新生态位。
其他文献
本课题以生长湖羊为对象,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茶皂素对湖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一)以及不同比例的茶皂素对湖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二),并且初步探讨了茶皂素影响湖羊生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