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高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期。作为公安民警职业生涯发展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公安队伍专业化、正规化发展大背景下,其在队伍管理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果长时间处于职业高原,民警的消极体验会引发不求上进、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从职业高原角度深入探究其对基层民警在职行为是否造成影响及其影响的过程机制,为激发基层公安队伍内在活力提供新方向、新举措。本研究以资源保存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回顾、梳理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基础上引入组织承诺和成就动机两变量,试图通过构建基层民警职业高原、组织承诺、在职行为、成就动机之间的结构关系模型,从组织认知和个体心理动机的角度深入探究职业高原对基层民警在职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以506名基层民警为样本,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数据,并对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及研究模型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基层民警职业高原对组织承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2)职业高原对基层民警在职行为中的积极工作行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心理退缩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3)组织承诺在职业高原对基层民警在职行为的作用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4)成就动机在职业高原与组织承诺、职业高原与积极工作行为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且基层民警成就动机越高,职业高原对组织承诺、积极工作行为的负向影响就越强。(5)成就动机在职业高原与心理退缩行为的关系中调节作用不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科学化与艺术化相结合的管理建议:一是推进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落实规划的阶段化、全程化以及管理的差异性,拓宽内外职业发展渠道。二是着眼基层民警组织承诺感的提升,建设警营文化,完善考核标准,坚持从优待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