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开始逐年提升,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不同区域间旅游经济差异,一方面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则受制于旅游资源禀赋的丰度和开发情况、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情况以及区域的产业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区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及原因,对于缩短区域间、区域内的旅游经济差异,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桥头堡战略”、“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云南省旅游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旅游业现已成为云南省的五大产业支柱之一。由于云南省各区域、各州市间的旅游资源开发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选取云南省十六个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云南省10年(2006年-2015年)的旅游经济统计资料作为研究数据,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着手,选用单一指标法和多指标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研究。
首先,本文在分析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时间演变特征时,将时间维度定格为10年,即2006年-2015年,选取的研究指标为旅游收入,在分析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性时选用标准差和极差来进行研究;在分析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性时选用变异系数和极值比例来进行研究;同时,在研究国内、外旅游对旅游区域经济差异性的影响时结合了基尼系数和结构分解法。
其次,在分析云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地带演变特征时,利用泰尔系数的可分解性,将云南省六大旅游区的旅游经济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
再次,在分析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时,选用2006年、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四个时间节点,分析了这四个时间节点云南省各州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特征;通过分析2006年至2009年、2010年至2011年及2012年至2015年三个时间截面相对发展率,分析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速度的空间演变特征。
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时,选用了云南省2015年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从空间维度上将云南省旅游业经济发展状况定义为5个层级。
研究结果显示:
(1)云南省区域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逐年增加,相对的差异阶段性特征明显,2006年-2011年间波动上升,2012年起逐年下降且降幅逐年减少;
(2)以旅游总收入为指标,测算出的基尼系数表明,云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中国内旅游经济差异占据主导地位。
(3)旅游经济的区域间差异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区域内差异都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两者贡献率比重趋同。
(4)旅游业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除了个别的地市以外,绝大多数地市的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低,速度较慢;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向少部分大城市趋近,且其分布呈点状格局。
通过上述研究和分析,本文中对影响云南省旅游业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一个因素是区域内拥有的旅游资源状况,旅游资源作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在空间上决定了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格局;第二个因素是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水平,均有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第三个因素是区域经济背景,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如财政收入、固定资产建设投入等均对旅游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第四个因素是产业政策支持方面,政策支持对于任何一个地区或行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云南省的旅游业也不例外。
结合对云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建议云南省政府在发展旅游经济时从以下四个角度入手:(1)发挥增长极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2)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开发特色旅游产品;(3)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4)加强跨区域协同,实现共同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桥头堡战略”、“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云南省旅游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旅游业现已成为云南省的五大产业支柱之一。由于云南省各区域、各州市间的旅游资源开发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选取云南省十六个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云南省10年(2006年-2015年)的旅游经济统计资料作为研究数据,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着手,选用单一指标法和多指标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研究。
首先,本文在分析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时间演变特征时,将时间维度定格为10年,即2006年-2015年,选取的研究指标为旅游收入,在分析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性时选用标准差和极差来进行研究;在分析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性时选用变异系数和极值比例来进行研究;同时,在研究国内、外旅游对旅游区域经济差异性的影响时结合了基尼系数和结构分解法。
其次,在分析云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地带演变特征时,利用泰尔系数的可分解性,将云南省六大旅游区的旅游经济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
再次,在分析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时,选用2006年、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四个时间节点,分析了这四个时间节点云南省各州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特征;通过分析2006年至2009年、2010年至2011年及2012年至2015年三个时间截面相对发展率,分析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速度的空间演变特征。
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时,选用了云南省2015年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从空间维度上将云南省旅游业经济发展状况定义为5个层级。
研究结果显示:
(1)云南省区域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逐年增加,相对的差异阶段性特征明显,2006年-2011年间波动上升,2012年起逐年下降且降幅逐年减少;
(2)以旅游总收入为指标,测算出的基尼系数表明,云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中国内旅游经济差异占据主导地位。
(3)旅游经济的区域间差异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区域内差异都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两者贡献率比重趋同。
(4)旅游业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除了个别的地市以外,绝大多数地市的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低,速度较慢;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向少部分大城市趋近,且其分布呈点状格局。
通过上述研究和分析,本文中对影响云南省旅游业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一个因素是区域内拥有的旅游资源状况,旅游资源作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在空间上决定了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格局;第二个因素是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水平,均有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第三个因素是区域经济背景,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如财政收入、固定资产建设投入等均对旅游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第四个因素是产业政策支持方面,政策支持对于任何一个地区或行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云南省的旅游业也不例外。
结合对云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建议云南省政府在发展旅游经济时从以下四个角度入手:(1)发挥增长极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2)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开发特色旅游产品;(3)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4)加强跨区域协同,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