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探讨彩超、核素显像(SPECT)、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2.方法:对临床触诊发现乳房肿块、最长径<2cm、并由两位以上的乳腺专科医师(至少有一人为副主任以上的医师)会诊不排除早期乳腺癌的109例女性患者分别进行彩超及核素显像(SPECT)检查,所有病例均行病理检查确定诊断。超声经体表直接检查,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多切面扫查双侧乳腺及腋窝,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钙化灶、肿块内部及后方的回声、肿块内部及周围的血流信号等。核素显像(SPECT)检查是让患者取俯卧位将乳房置于自制显像装置中,经病灶对侧肘部静脉“弹丸式”注入99mTC-MIBI (7.4MBq/kg)。注药后使用SPECT进行早期相和延迟相图像采集,随后用计算机进行图象处理,形成冠状、水平、矢状位三类断层图像,进行目测及半定量分析后作出综合判断。联合检查方法:在彩超和核素显像(SPECT)检查过程中均采用双盲法。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当两者检查结果均为良性时,联合诊断结果为良性;两者均诊断为恶性时,联合诊断结果为恶性;两者中有任何一个诊断为恶性时,联合诊断结果为恶性。3.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彩超、核素显像(SPECT),以及两者联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吻合度分析采用一致性比较。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4.结果:病理结果:109例患者中,66例为良性,43例为恶性。良性组包括:乳腺增生结节32例,乳腺纤维腺瘤3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恶性组包括:原位癌5例,浸润性乳腺癌38例。43例乳腺癌中15例最长径<1cm,28例最长径≥1cm。超声检查结果:所有的109例病灶都能在超声检查中清晰显示,良恶性病灶的超声图像在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钙化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恶性病灶的内部及周边有更丰富的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74%(33/43)、86.36%(57/66)和82.58%(90/109)。对最长径小于1cm的乳腺癌,彩超的阳性率为53.32%(8/15)。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超声和病理诊断的吻合系数为k=0.61,吻合度中等。核素显像(SPECT)检查结果:核素显像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37%(38/43)、80.30%(53/66)和83.49%(91/109)。对最长径小于1cm的乳腺癌,核素显像的阳性率为66.67%(10/15)。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核素显像检查和病理诊断的吻合系数为k=0.67,吻合度中等。联合诊断结果: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67%(42/43)、78.79%(52/66)和86.24%(94/109)。对最长径小于1cm的乳腺癌,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3.33%(14/15)。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吻合系数为k=0.73,吻合度较高。彩超与核素显像检查结果的比较:核素显像检查与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诊断与单应用彩超及核素显像检查的比较:联合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独应用彩超或核素显像检查,差异有显著性(P<0.05)。5.结论:1、彩超及核素显像检查对早期乳腺诊断均有较好的价值。2、彩超与核素显像检查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并且对诊断最长径小于1cm的乳腺癌的优势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