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肿瘤瘤周水肿的特点及其与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改变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分析瘤周水肿的特点及与常规EEG和BEAM之间的关系,为肿瘤患者脑水肿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分析瘤周水肿与肿瘤的性质和大小的关系,并对35例脑肿瘤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术后第3d、第8d进行CT或MRI和EEG/BEAM检查,记录脑水肿体积和相应常规EEG、BEAM变化过程,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脑肿瘤的瘤周水肿程度与肿瘤组织恶性程度的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P>0.05。2、EEG的异常率和定位率分别为72.7%和61.6%,而BEAM则分别为88.9%和82.8%,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BEAM中θ频带变化与脑水肿体积变化之间成直线相关,主要表现为随脑水肿加重θ频带功率局限性或弥漫性增高。结论:1、脑肿瘤的瘤周水肿程度与肿瘤组织的恶性程度相关,而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2、BEAM在对脑肿瘤及脑水肿检出率及定位方面均优于常规EEG。3、θ波或θ频带功率与脑肿瘤手术前后继发脑水肿存在正相关性。第二部分脑挫裂伤水肿特点及其与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改变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脑挫裂水肿特点及与EEG和BEAM改变的相关性,为脑水肿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40例患者脑挫裂伤程度与脑水肿高峰持续时间的关系,并分别在入院时和外伤后第4d、12d进行头颅CT、EEG和BEAM检查,记录脑水肿体积和相应EEG、BEAM变化过程,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脑挫裂伤严重程度与脑水肿高峰期持续时间的相关性P>0.05。2、EEG和BEAM的异常率分别为55.0%和69.2%,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EEG和BEAM的θ波或θ频带功率变化与脑水肿体积变化之间成直线相关,主要表现为随脑水肿加重θ波增多或θ频带功率局限性、弥漫性增高。结论:1、在本组病例研究中尚不能认为脑挫裂伤严重程度与脑水肿高峰期持续时间有正相关性。2、脑挫裂伤后的BEAM检查结果优于EEG。3、θ波或θ频带功率与脑挫裂伤后继发脑水肿存在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