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PBT)合金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良好的冲击性能、加工性和耐化学药品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诸如运动器材、液体输送、电子零件、汽车业及各类户外器材[1,2],因此对于PC/PBT合金材料的阻燃研究就非常必要。磷系阻燃剂与传统的卤系阻燃剂相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及腐蚀性气体少,可同时在气相和凝聚相起阻燃作用,且阻燃效率高,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研究PC/PBT合金中PC、PBT质量比以及阻燃剂四苯基间苯二酚二磷酸酯(RDP)、聚苯醚(PPO)、相容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的用量和配比对合金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确定兼顾合金力学和燃烧性能的较佳配方。通过对样品进行热重分析(TGA)、红外光谱(FTIR)、热重-红外分析(TGA-FTIR)、气相-质相色谱分析(TPPy/GC/MS)、电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测试,了解燃烧过程中的具体反应及变化,从而探讨RDP阻燃机理。在PC/PBT(70/30,质量比,下同)合金中加入10wt%RDP,3.2mm试样达到V-0级。RDP和PPO复配使用,1.6mm试样达到V-0级。RDP阻燃PC/PBT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损失严重,5wt%MBS和3wt%PTW相容剂的加入使该合金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12倍,能够较好改善抗冲击性能。采用TGA分析,450℃时,随RDP添加量的增加,成炭率提高,阻燃性能改善;RDP和PPO的复配使用提高了第一阶段热失重降解的温度,耐热性提高。PC/PBT/MBS/PTW(PCBM0)、PC/PBT/RDP/MBS/PTW(PCBM3)、PC/PBT/RDP/PPO/MBS/PTW(CBO1)混合物TGA残余物(450℃)的红外光谱和垂直燃烧测试后残余物的红外光谱曲线十分相似,证实了P元素存在于PCBM3和CBO1的凝聚相中。通过对PCBM0、PCBM3、CBO1挥发组分和残余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发现,PBT降解发生在PC之前。对CBO1在410~480℃温度区间的挥发产物进行TGA-FTIR分析发现存在容易结成炭层的带有酯、醚和不饱和碳酸键的含苯物质。TPPy/GC/MS分析表明PCBM3,特别是CBO1分解产物中含有大量双酚结构和对苯二酸酯等高温分解产物,致使高耐热性。对燃烧试样残余物的SEM/EDS分析,证实PCBM3和CBO1残余物表面致密的炭层结构对阻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谱分析揭示残余物中含P百分比差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