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Christianity in Thomas Hardy's Poetry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zhzhc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分析托马斯·哈代(1840-1928)诗歌中的反基督教思想。哈代复杂的宗教思想贯穿他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而反基督教思想是其宗教思想的核心部分。他的反基督教思想体现在他不同主题的诗歌中。   本文由以下部分组成:引言、论文主体、结论。引言部分简单介绍哈代的八部诗集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主体部分包括三章,分别通过哈代对基督教教义的批判来体现他的反基督思想。   第一章分析哈代以上帝为主题的诗歌以及其对上帝的追寻。哈代一生创作了多首以上帝为主题的诗歌,这些诗歌塑造的上帝是一个有别于传统基督教上帝的形象。他的上帝并不是无所不能,也没有超越人类与自然。在《上帝的葬礼》中,诗人笔下的上帝失去了神性。通过悼念者的悼词,诗人揭示了不是上帝造人而是人类创造了上帝的中心主题,认为当人类失去信仰时,这个上帝也会死亡。而在《自然的询问》和《致自然》中,拟人化的自然界质问造自主的存在,诗人受进化论影响,笔下万物的存在和发展有别于创世纪中的神造万物。   第二章分析哈代的死亡诗,讨论他对死亡的态度。诗人多次表示基督教宣称的死者复活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变形》中,他描写了死去的人没有复活进入天堂,以另一种形态继续活着,反对基督教的生死观。《对镜》反映了诗人并不追求永恒的灵魂,认为灵魂不死只是人类不可实现的希望;《死亡时》一诗指出死亡才是最终的归宿,一切归于虚无才是痛苦的终结。   第三章分析哈代的战争诗中哈代对基督教救赎思想的态度。他的战争诗描述战争的残酷以及人类的痛苦。诗人认为罪恶战争的频繁爆发揭示了基督教道德已经失去了对人类的作用。《圣诞节鬼魂故事》通过一名死去的士兵之口讽刺基督之死拯救世人,而《海峡炮火》则揭露上帝救赎人类的虚伪性。   哈代的反基督教思想体现在他对基督教教义的反叛上,他的反基督教思想包含了他对失去信仰的人类生存困境的担忧,是哈代寻求人类摆脱生存痛苦的一种思想选择。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翻译研究仅局限于语言学层面,译者常处于“隐身”地位,其作用亦被忽略或低估。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文化转向”和翻译研究学派的兴起,译者的主体作
词典是传达信息的文本,英语学习词典历史悠久,在学习词典中占据领导地位,并对其他国家的学习词典的编纂起到了模范作用。在语言学发展成果上,语用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学科,纳入了
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了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使命。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电影工业的繁荣,也逐渐促使电影走上了世界的舞台。因此,影视翻译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
文章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指纹采集与识别系统。在主控芯片的控制下,指纹采集模块采集指纹并对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主控芯片与指纹采集模块之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