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子自行车运动员500米计时赛动作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seekerw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优秀女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江永华是500米计时赛世界纪录保持者,另一位优秀运动员姜翠华获得过奥运会季军、世界锦标赛季军、世界杯亚军的好成绩,她们具有获得奥运会冠军的能力。另外,她们还存在夺冠的潜力:在技术方面还存在问题,比如江永华后程速度保持能力有待提高、踏蹬时提拉不够,姜翠华的起动能力较差。为了实现自行车项目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我们对江永华和姜翠华的骑行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完善她们的动作技术,以达到使她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目标。本论文采用了平面定点摄像的方法,研究运动员几个重要的速度指标,了解她的起动能力、最大速度和保持高速的能力。运用高速扫描摄像,获得运动员在500米计时赛中各个阶段的速度指标,以了解运动员在500米计时赛中各个阶段的速度分配。运用BIODEX测试运动员的下肢肌肉力量情况,获得了下肢屈肌和伸肌的峰值力矩、对抗肌比等指标。运用SRM场地自行车测试系统,获得运动员的踏蹬功率、踏蹬频率、骑行速度等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江永华的起动能力很好,在昆明世界杯比赛中,江永华从13米到83米用时在所有运动员当中是最少的,领先第二名0.10秒。但她在提拉过程中踝关节的角度过大,我们怀疑是她的下肢屈肌力量不足引起的,用BIODEX测试她的下肢肌肉力量发现,她下肢肌肉的屈伸比偏小,只有50%左右,而国外优秀运动员可达80%。她的后程速度下降较大,在2002年冬深圳集训时尤为明显。另外,从最大踏蹬功率来看,她最高达到1130瓦,而国外优秀运动员为1100瓦左右。姜翠华的起动能力较差,九运会时在出发后10米左右的速度是前三名中最低的。从2003年全国自行车锦标赛江永华和姜翠华的速度——路程曲线也可以看出两人的技术特点,江永华的起动比姜翠华好,而姜翠华的后程比江永华好。2003年世锦赛姜翠华的起动落后冠军娜塔莎很多,经过技术改进和训练,2004年莫斯科世界杯上姜翠华的起动和冠军娜塔莎相差无几。
其他文献
近年来,特质稳定性信念与特质起源信念逐渐成为内隐社会认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特质稳定性信念是指关于特质是固定不变(实体观)还是可塑变化(渐变观)的观点;特质起源信念是指关
O.Kohler是德国知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在一个运动俱乐部进行了一项社会实验(1926、1927),研究发现:当小团体从事联合性任务时,其中低能力个体的动机水平会有所提升(Kohler动机获
20世纪以来,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而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我国,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余暇时间增多,人们用于娱乐和锻炼的时间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