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旅游度假区控制详细规划的编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千岛、碧水、金腰带”闻名于世的千岛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国旅游业的兴起,其城镇建设和旅游发展均进入了黄金时期。与遍地开花的旅游度假区(后简称“度假区”)项目相比,作为指导开发建设重要依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后简称“控规”)则存在明显的缺失和不利,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味套用传统城市地区控规的编制方法,显然难以满足千岛湖独特的资源特征,以及度假区自身的项目特点。   基于以上背景,笔者通过若干千岛湖度假区控规项目的实践,深入分析了这一类控规在编制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技术角度对类似项目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城市地区控规为基础,探求针对度假区具有现实应用性的编制方法,形成相对完善的结论,促进度假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与传统城市地区控规相比,度假区控规将保护生态资源作为绝对前提,同时注重可操作性。除了对前期分析方法的改变与深入外,规划内容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拓展,如增加指标体系的控制内容和成果的表达方式。最后,以千岛湖旅游度假区界首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对度假区控规的编制进行了实践探索。
其他文献
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全球化战略,建筑业朝着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就成为了其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于太阳能这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建筑可持
以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公益性公共设施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于县域中心城市公益性公共设施进行具有实施意义
学位
学位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开创了城市空间认知研究的先例,使可读性、可意象性成为理想城市的标志。通道、边界、区域、节点与标志物的元素分析成为解读城市意象的方法沿用至
随着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逐步开艘,作为丹江口库区水源地的陕南地区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陕南水源地小城镇的基础设旌建设的水平还很低,既达不到满足小
乡土化景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展形成的,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乡土化景观来源于当地人的生活经验,任何有关乡土化景观的研究都会成为其发展过程的见证和记载。近几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现在的城市面临着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城市滨水地带一直是城市的发源地之一,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现今各地建设总是单
改革开放20多年,随着党的农村政策的落实,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多种经营的发展,广大农民的收入普遍增加,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初步统计显示,现在要求建房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20%,许多地
近年来,城乡统筹发展观日益成为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国际经验表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影响着政府的政策改革与制度安排,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最根本因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