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法律责任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_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的出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被提升到了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创新型体系的要求,提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要把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抓,并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可见如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重大课题。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政府角度讲,它在其中的法律责任是值得研究的。   本文是站在政府的角度,对政府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法律责任进行探讨。主要是先以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为突破口,提出政府对企业的法律责任的概念,进而分析在企业自主创新中,对于政府有哪些特殊要求。最终在借鉴国外政府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法律责任的成功经验下提出完善我国的政府法律责任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软性国际政治资源是国际政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国际政治的理解。软性国际政治资源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为研究国际政治现象、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
本文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拍卖法律制度系统,即任意拍卖法律制度系统和强制拍卖法律制度系统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统一和完善我国拍卖
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着,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更是快速的更新着。我国的学校德育一直遵循着传统的显性德育方式,对于适应社会较快的青少年来说,单纯的显
随着行政国家理念的深入发展,国家职能由消极的维持社会秩序转变为积极地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行政领域不断拓宽,行政事务也日益繁多。为了适应行政事务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以及更好地实现行政目的,提高行政效率,行政机关被赋予大量的自由裁量权,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合适的行政手段而并非一律采用强制命令手段。我们在享受行政权扩大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伴随着行政权的扩张,行政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