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道德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越来越大。研究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民族和国家的希望。研究生的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的实力,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盛衰和命运。因此,加强研究生的道德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素质水平,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群体特征更加复杂,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现了多元化取向。与此同时,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现代网络传媒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对研究生的思想产生一定影响,使研究生群体的道德素质出现了某些失范现象。本文的研究内容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提出的。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归纳总结与演绎分析等多种方法相结合。首先对当前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其次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再次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出相应对策。当代研究生的政治道德、学习科研道德、社会公德、网络道德及婚恋道德在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较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规范,在婚姻和家庭观上有较强的责任感。但是研究生群体中也存在一些道德问题,如集体意识淡化、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统一,学术道德和基础文明道德失范,价值观趋于现实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受研究生个人主观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受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高校,应根据研究生道德素质的现状,提出积极的应对之策。本文拟提出一些对策以供参考,认为高校应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完善研究生德育工作管理体制,优化研究生道德教育的环境建设,促进研究生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城市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与城市特性的具体化结合,是公共服务在城市中的实践。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多种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
学位
休息权是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在国际人权体系中也处于十分重要地位。但是,我国针对劳动者休息权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尽管,我国宪法以及相关法律对劳动者休息权做出
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误区、应用原则及应用策略三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进行探析。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misunderstanding, application princ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