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ion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对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一直偏向于正式制度层面,如股权结构、融资结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等。然而,庞大和精细的正式制度并没有真正解决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的实践表明,正式制度是否完善并不是造成公司治理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   新制度经济学已经证实,由于非正式制度较低的可移植性和传统延续性,使正式制度难以实施甚至失效。在很多情况下,非正式制度(即价值理念、禁忌、习俗、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家族观念等)的影响力往往要比正式制度的作用更大。   在研究对象上,有关公司治理的文献几乎都将重点放在正式制度方面,主要研究公司治理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机制,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简要说明公司治理的正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着重阐述公司治理中的非正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方法,综合利用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就非正式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深入展开论述。采用系统论、控制论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反馈控制模型,来说明公司治理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公司治理绩效的相互关系,着重阐述非正式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的结论是:单纯强调完善正式制度或者非正式制度,并不能解决中国公司治理问题。由于政府才有能力通过改善正式制度的效率来改善非正式制度的效率。因此,从根本上讲,要改善中国公司治理,关键是要改善政府治理。
其他文献
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心电图的普及,给许多心脏病的诊断提供了方便。但目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必须慎重选择。有些病人服药时不严格遵从医嘱,或在自身病情发生变化时不复诊、不检查,长期服用一种或多种药物,以致出现了毒副作用,甚至加重了原有心脏病的病情。比如,有人服抗心律失常药后反而加重了心律失常现象。又有人为控制心率而不作调整地长期服药,结果造成心动过缓或是传导阻滞,致使病情更加复杂。以上这些情况
随着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总量逐年增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重复投入、资金损失和浪费、资金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云南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滞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