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义务教育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01n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总量逐年增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重复投入、资金损失和浪费、资金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云南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滞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少数民族发展始终是基础教育教育的薄弱环节,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对云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云南省在财政支出管理中,还没有对义务教育支出的较全面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因此,对于云南省义务教育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绩效评价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紧密结合云南省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国内外对于义务教育支出评价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义务教育的绩效评价体系,利用已经公开的全国和云南省的相关数据,对于云南省义务教育绩效做出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评价。具体看,首先阐述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与评价原则。其次,介绍了目前理论界对于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与内容。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上明确了义务教育支出绩效的概念及本文所进行的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所采用的方法;介绍了构成义务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对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了设计,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了筛选;最后对义务教育支出绩效指标的评价方式进行了选择,明确了本文对义务教育支出绩效标准的评价思路,制定出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评分标准及评分方法。 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对云南省普通小学、初中评价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对云南省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进行了评分,并通过各级各类教育具体指标和综合指标的评分、得分情况,对云南省义务教育支出的综合绩效进行了“三性”评价,得出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要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投入;优化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为义务教育提供充足的财力保证;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财政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建立适合云南省尤其是农村的义务教育绩效考评体系。
其他文献
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心电图的普及,给许多心脏病的诊断提供了方便。但目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必须慎重选择。有些病人服药时不严格遵从医嘱,或在自身病情发生变化时不复诊、不检查,长期服用一种或多种药物,以致出现了毒副作用,甚至加重了原有心脏病的病情。比如,有人服抗心律失常药后反而加重了心律失常现象。又有人为控制心率而不作调整地长期服药,结果造成心动过缓或是传导阻滞,致使病情更加复杂。以上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