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工艺及测定方法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s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BA)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可以从多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抗HIV活性,同时还具有作用机制特异、分子质量小、低毒性等优点,有广泛的应用开发前景,是一类很有潜力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因此,对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新药的研发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对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及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建立起针对该类化合物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以及最优的分离纯化工艺。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1、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选用白桦脂酸为对照品,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为显色剂,对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560nm波长下,在16.0~96.0μg范围内,白桦脂酸的质量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RSD为0.84%;平均回收率为96.06%,熊果酸型和齐墩果酸型三萜对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影响。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 2、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进行提取工艺的优化,以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得率和浸膏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为衡量指标,对乙醇的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溶剂为50%乙醇,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h,提取3次。文章还对冷浸提取、加热提取和超声提取3种不同提取方式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加热提取的效果最好。 3、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适合于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纯化,纯化工艺为:上柱样品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浓度为0.8~0.9mg/ml,流速为1BV/h,待吸附平衡后,分别用4BV的蒸馏水,5BV的40%的乙醇溶液和90%的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收集90%乙醇洗脱液,其干燥品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可达74.27%。 4、90%乙醇洗脱部通过2次硅胶柱层析,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通过测定化合物的熔点,TLC和13CNMR检测,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1、zizyberanalicacid2和3β—O—trans—p—coumaroylalphitoilicacid3。
其他文献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oneymaker)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植物在生长和发育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面临着多种逆境环境。盐分胁迫是常见的一种
目前,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节能减排也是保证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政策。随着氟利昂类制冷剂逐渐被替代,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氨的臭氧层消耗潜能值(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ODP)和温室效应潜能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均为0,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制冷工质;另一方面,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可以利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低温性能好、能量转化效率高、结构简单、对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点,被公认为是清洁汽车、分散式发电站等的首选化学电源。目前,PEMFC使用的催化剂依然是以贵金属Pt为主,而铂类催化剂的高昂成本和稀缺性严重制约了燃料电池的发展。因此,开发成本低廉且性能优异的非Pt燃料电池催化剂是实现PEMFC大规模商业推广的关键。近年来,研究者在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替代Pt方面取得了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