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困境。一方面,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兴起和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低端制造业“分流”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背负着沉重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压力,面临全球价值链挤出风险。因此,探求一种既能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又能有效避免生态环境恶化的路径已成为当务之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手段,具有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优势,在能否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方面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理及其行业异质性,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全球43个经济体制造行业的嵌入位置与分工地位指标,在测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明确了制造行业的升级方向,最后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上游位置,但增值能力较弱、分工地位较低;欧美等发达国家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但具有较强的增值能力与较高的分工地位,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控制能力较强。(2)就制造业整体行业而言,绿色技术创新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呈“U”型关系,即当绿色技术创新跨越一定的门槛时才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3)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上游主导型行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呈显著的“U”型关系,下游主导型行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混合主导型行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4)绿色技术创新能有效通过降低嵌入性依赖、改善出口贸易、降低污染成本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本文研究对生态环境约束下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具有如下启示。一是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制造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二是鼓励制造企业选择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绿色技术创新方式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三是制定适宜的环境政策倒逼制造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打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四是在明确制造行业升级方向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征制定全球价值链升级政策,不可盲目推广或照搬某一行业的发展经验。五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氛围,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理及其行业异质性,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全球43个经济体制造行业的嵌入位置与分工地位指标,在测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明确了制造行业的升级方向,最后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上游位置,但增值能力较弱、分工地位较低;欧美等发达国家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但具有较强的增值能力与较高的分工地位,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控制能力较强。(2)就制造业整体行业而言,绿色技术创新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呈“U”型关系,即当绿色技术创新跨越一定的门槛时才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3)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上游主导型行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呈显著的“U”型关系,下游主导型行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混合主导型行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4)绿色技术创新能有效通过降低嵌入性依赖、改善出口贸易、降低污染成本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本文研究对生态环境约束下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具有如下启示。一是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制造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二是鼓励制造企业选择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绿色技术创新方式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三是制定适宜的环境政策倒逼制造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打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四是在明确制造行业升级方向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征制定全球价值链升级政策,不可盲目推广或照搬某一行业的发展经验。五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氛围,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